我所了解的富士康真相


媒体对富士康真相的报道不靠谱
徐明天

    敬告各位网友和读者,经过日夜加班,我的《富士康真相——一个财经记者的追踪、揭秘和评析》一书已经进入最后的编辑程序,即将印刷出版。
    这本书首先对富士康员工跳楼事件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媒体对所谓员工跳楼真相的报道都经不住推敲。
    是什么原因,发生了什么事情,让富士康的年轻人接连抛弃自己的生命?
    从媒体报道分析的来看,主要是以下原因
    一、“血汗工厂”压榨的结果
    所谓“血汗工厂”最早来自英国《星期日邮报》标题为《苹果中国代工厂富士康探秘:月薪300的血汗工厂》报道,称“苹果的旗舰产品iPod主要由女工生产,她们的月收入仅有27英镑(约合人民币387元),但每天的工作时间长达15个小时”。国内某媒体立即随后,发表《员工揭富士康血汗工厂黑幕:机器罚你站12小时》的报道,称“辛苦一个月的报酬大约1000多元。生产线上没有凳子,除了少数员工之外,一般操作工都必须站立工作,连续12个小时不停干活”。
    从真实的事实来看,这两面篇报道都不准确。第一个坠楼的员工马向前家属透露其加班后的月收入是2000元,比较满意。另外,富士康是包吃包住,如果在外租房会有每月300元补助,吃饭以每天11元计算,但以吃饭质量水平看,每月1000元也达不到富士康的水平。另外,富士康的医疗保险等也是社会上比不过的。以此计算,普通员工如果加上加班,收入应该在3000元以上。这个收入绝对值并不高,但相比较中国一般企业已经非常不错。
    关于加班,并不是富士康一家的现象,深圳人都加班。加不加班还是员工衡量企业的标准,加班就有更多的钱赚,不加班说明企业订单少,不牢靠,会不会发不出工资,老板会不会卷钱跑了?郭台铭说,“员工喜欢加班,因为多赚钱回家买房子”。听起来不顺耳,但确实是大部分事实。
    郭台铭否认富士康是“血汗工厂”,苹果的乔布斯也公开声援富士康不是“血汗工厂”。从真实的数据来看,说富士康是“血汗工厂”确有不妥之处。如果富士康是“血汗工厂”,中国企业应该基本上都是“血汗工厂”。
    二,军事化管理,缺乏人性关怀
    富士康前执行顾问信怀南描述富士康的军事化管理说:富士康不是血汗工厂,但是高压锅。在郭台铭的血液里,有军事管理的基因,员工的压力颇大。在富士康做事,绝对不会感觉不到极大的压力,绝对不会嘻嘻哈哈的。龙华也好,昆山也好,绝对是军事化。富士康的文化就是如何在竞争力上高人一等,任何一个公司或产品,要的就是三个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产品要好”、“生产产品的时间要快”、“成本要便宜”。富士康算是三个都能"达到的,郭台铭要求他的员工三个都要做到。
    媒体披露出来的管理严格的细节有,墙上贴着“魔鬼藏在细节里”的标语,上班不准打手机,下班不准个人洗衣服,衣服是公司免费洗的。如果分析,“产品要好”、“生产产品的时间要快”、“成本要便宜”,应该不是错,而是管理应该达到的境界。进入车间,站到流水线上,就应该要求整齐划一,井井有序。如果在生产现场还“嘻嘻哈哈”,应该并不太好。这样的军事化管理是企业管理所必须的,日本企业的精益生产、精细化管理,要求都非常严格细致。特别是有员工在电视上说富士康免费洗衣服限制了个人自由,有人上升为践踏人权,有网友说集中洗衣服会传染疾病,如此计较似乎有悖于常理,钻牛角尖了。
    设身处地想一想,90万员工的企业,百万大军,要让他们步调一致高效率地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不严格管理能行吗?
    三,管理粗暴
    主要讲了两个方面:一是主管骂人、体罚员工,不尊重员工;二是富士康的保安很恶,搜身,打员工等。
    马向前是第一个坠楼的员工,其家属最初就指因其弄断了两根钻杆,被主管体罚扫厕所。网上的描述《真实!绝对真实!又一具打工者的尸体从富士康深圳工厂生产线上被拖出!!!》:“1月23日凌晨4点钟左右,来自河南省许昌市鄢陵县年仅19岁的马向前,在富士康深圳工厂生产线上不明不白的死去”。“马向前死前上班的后工序加工车间位于一楼,座位已被拆烂扔在另一角落的垃圾筒里,拆除的座位上满是血迹!地面有明显被水冲洗的痕迹,还留有大量的血迹未来得及冲洗干净”。如此现场“真实”的描写后来都未被证实。马家后来报料马向前的主管已经离职富士康,证明并非事实。马家后来报料马向前是被其三个老乡打死抛尸,再后来又根据网上已经反复贴出的一个贴子报料是被环保科打死。但这些都并没有得到警方的证实。
    有不少员工反映基层主管管理粗暴,动不动就骂人。但如果换一个角度,这些基层的主管,也是跟这些跳楼员工差不多的年轻人,他们是属于同一个群体,难保这些跳楼员工上升到主管的职位不是同样的管理方法。
    关于保安搜身,孙丹勇一案是被证实存在的。香港媒体报道第13跳的员工也遭到了搜身,并没有被证实。孙丹勇是因为丢了苹果的样机,遭到安保科询问,据说也发生了肢体冲突,也搜查了他的住处。对这些事实,富士康并没有隐瞒,也对相关人员作了处理。论情理,
   孙丹勇跳楼令人同情,富士康也赔偿将近100万元,但是,你确实是弄丢了苹果的样件,是一件非常严重的事情,并且后来网上也公布出了这部手机,证实这部手机是流到了外面,安保科询问一下也没有过分之处。特别是孙丹勇交接并发现手机少了的是公司的一个女孩子,本来应该立即当面点清,但孙丹勇却借故出去,回来点数就少了一台。有不少员工也气愤栽赃一个女孩子不够爷们,有些气愤。这些细节联系起来,人们可能就会理解不同。
    关于保安打员工一说,很多富士康员工对保安印象不好,他们不但打员工,还打过警察。这些人多是退伍军人,职业还比较规范,要求严格,包括记者在内,没有正常的手续,统统被挡在门外。如果车辆出门,也会被检查。在富士康卧底28天的南方周末记者倒是说了一句公道话,保安也是打工的,也是年轻人,他们跟员工有冲突,保安打过员工,员工也打过保安。
     四、机器和工厂环境对人性的异化
     卓别林的《摩登时代》近来被屡屡提起。生产线被福特首次用于制造汽车以来,在改变机电产业现代化生产效率的同时,不可避免的带来现代化的前期病,就是把人当做了机器,人成为了机器的奴隶被奴役,有可能被机器逼疯。这就如同卓别林在电影《摩登时代》里讽刺的一样。《摩登时代》,故事发生在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萧条时期,工人查理在工厂干活、发疯、进入精神病院,这一切都是与当时的经济危机给人们带来的生存危机有着密切的联系。
    南方周末在富士康卧底280天的记者描写富士康:“富士康工厂的生产线上,人人都是一颗面目模糊的螺丝钉。这个工厂的工人们用双手支配世界上最尖端的电子产品的组装生产,不断刷新令人激动的贸易纪录,连续7年内地出口额排名第一。但是似乎在他们操纵机器的同时,机器也操纵了他们:零部件在流水线上的一个个环节中流过,加工成型;他们单一而纯粹的青春,也在机器的特有节奏中消磨”。“凌晨四点,我上完卫生间侧耳贴在车间走廊的墙壁上,听到机器的隆隆声从四面传来,频率稳定不息,那是这个工厂的心跳。工人们每天就在这种固有频率的支配下工作、走路、吃饭,我此刻明白了为什么我在没有人催促的情况下会在工厂的路上走得那么快,会在食堂里吃得那么急,虽然并不舒服。你就像每个零部件一样,进入了这条流水线,顺从于那节奏,隶属于那凌晨四点的心跳,无法逃逸”。
    富士康也早就考虑到这样的问题,清楚心理研究表明,从事产线现场管理和生产的群体以及新入职的群体,是心理疾病最容易发生的特殊人群,要针对这两个群体进行课程培训和专家讲座。2009年就对相关人群进行了“心灵健康与压力调适”、“心理辅导技巧”、“心理健康与压力管理”、“压力管理”、“和谐婚姻”等课程和讲座。
    这些都是真实的,但却是目前还无法替代的,如果选择富士康这样的企业,就要调整自己,适应环境。
    另外,跳楼者也不全是一线员工。第七跳卢新就是储备干部,虽然有时也会到一线现场。
    五、为博取高额抚恤金
    在发生第10跳之后,富士康向员工发出一份声明,说明员工跳楼的具体原因,并要求员工签定不自杀协议书,表示再发生跳楼事件,公司将不做法律规定之外的赔偿。此事被媒体作为不人道的证据进行谴责,并逼迫郭台铭当场收回。但富士康还是停止了对跳楼员工抚恤金的发放。
    第10跳死者南勇,21岁,被警方证实,欠数千赌债,雇人打架反遭勒索。但是事发后家属还是围在富士康门口,要向公司讨个说法,声讨公司不管不问,希望获得赔偿。
    有媒体还特别举出记者会时,“马向前家属跪地喊冤,称‘马向前死得不明不白,警方不给说法,家属也还没有收到赔偿’,令场面难堪”。马向前一案已经报道得非常清楚,警方两次尸检,家属提出多种他杀的报案,既然是他杀,属刑事案件,杀人偿命,冤有头,债有主,怎么又要求富士康赔偿呢?这难道不是媒体的勒索?
    还有一名员工打电话给公司,提出要公司劝说他的女朋友跟他见面,还要求公司打25万元到他的卡上,否则他就跳楼。另有一对湖北籍男女员工,结婚后吵吵闹闹,男员工打骂女员工,逼她跳楼,跳楼就能获得赔偿金。女员工被逼向公司求助。公司求助热线开通以后,也接到不少员工咨询赔偿金额的电话。郭台铭在股东大会上也公布一名企图自杀员工的“遗书”,上面写到:“爸妈,我今天的选择,也算是你们的选择吧!虽说是身体发肌受之于父母,可你们真得在乎过我吗?妈,您老是叫我去死,现在我从富士康跳下去,真得要走了,你也不用伤心。因为富士康多少会赔点钱。这是儿子唯一能回报您的。”这名员工在跳楼时被拦阻下来。
郭台铭说,最近有自杀者家属要求高额赔偿,但轻生绝对是“最笨的方法”。
    对于富士康的这一说法和采取的措施,媒体批评为不人道,但也没有太多的道理进行批驳。
    六、新一代打工者普遍性的焦虑
  深圳当代社会观察研究所所长刘开明,曾经多年研究过深圳的农民工问题。在他看来,“八连跳”并不仅是富士康的问题,也不仅仅是心理问题,更是社会的问题。“只是因为富士康人口基数大。”20世纪80年代,在全民普遍低薪的历史背景下,农民工(外来工)的工资每月高达200—600元,当时大学教授的月工资只有180元左右。而在1992年之后,得到制度庇护的城镇在岗职工工资增长迅速,但遭遇制度性排斥的外来工工资增长则十分缓慢。随着经济增长的加速,两者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2008年,“珠三角”和“长三角”出口工厂的工人平均年收入仅是这两个地区城镇在岗职工年均工资的37.82%.“考虑到cpi的因素,新一代的打工者,在同样的劳动时间内,所获得的薪酬,要远远少于第一代打工者。”刘开明说。
  香港理工大学应用社会科学系副教授潘毅,早在1990年代后期,便开始关注中国的打工群体。她在接受南方周末记者采访时说,新生代打工者相对他们前辈,承受着更多的焦虑。相对于第一代农民工,新生代农民工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家乡回不去了。新生代农民工大多不会从事农业生产、不适应农村生活;二则,失地农民越来越多,即使想回去,家里也没有土地。实际收入锐减,退路又无,新一代打工者面临着比他们的前辈更大的生存压力。
    生存压力和绝望还来自社会贫富悬殊等等各个方面。社会的病痼都有企业来承当,也是不公平的。
    三星研究院的报告认为,富士康频频发生跳楼门,跳楼的都是80后、90后新生代员工。新生代员工管理已成为企业倍感困扰的一个问题。究其原因,“60后”管理层的“英雄式领导”和“80后”新生代的个体化倾向之间的巨大差异导致在管理体制、领导行为等方方面面都存在矛盾。
    新生代员工的基本特质是:注重追求个人兴趣目标和价值实现,维护自我权利,淡化权威和权力,厌恶规则约束自我意识强;而另外一方面,更为灵活、心态开放。这种价值观的形成原因:一是这一代人多为独生子女;二是这一代的成长正好是中国开始进行改革开放的时期,对企业和商业社会有了较早的认识;三是互联网快速普及让这一代接触到了大量的来自于不同社会的文化和知识。所以,新生代员工的价值观和个性可以说受到中西方文化的共同影响,更为复杂和多元。  
    要更好的管理新一代员工,管理者们需要调整传统的管理和领导方式,管理制度不要带上太强的领导者个人色彩,也要避免英雄式、权威式领导风格,多采用参与式的、授权式的领导风格。
    富士康员工也有具体的表现,比如员工之间关系冷漠。马向前进厂两个月,同宿舍的室友没有几个人和他说过话,奶少有人知道他买了手机,不知道他的手机号,更少有人打他的手机电话。他躺在床上两天,没有人问他是不是生病了,喝不喝水。马向前的二姐也是富士康的员工,她也承认很人跟人交流,有时间就用手机上网,也不跟身边的人交流。有人说,富士康员工加班太多,除了工作就是睡觉,没有时间跟人交流。这话也不是太有道理。加班最多是12个小时,睡10个小时,也还有两个小时的交流。
    80后、90后有自己的个性特点,企业管理要适应他们,而这种适应应该是双向的,员工也要适应公司的管理和环境。而调整也需要有一个过程,实际上包括富士康在内的企业已经认识到新一代员工的不同,已经逐步适应和调整管理方法。
    有人批评富士康对80后、90后员工的心理变化重视不够,没有做好必要的心理疏导,管理不到位。这种批评有合理性,但实际上富士康在这方面已经算是做得比较好的,2009年就建立起“心灵之约”的心理咨询和辅导机制和体系,架起心理热线,聘请心理辅导人员进厂辅导。整个社会对这方面都准备不足,包括家庭、学校、社会都存在缺失。
   “许多问题,都出在上游,只是因为水流到了富士康这里,问题集中暴露出来,所以大家以为是富士康的问题。”富士康媒体办负责人刘坤说。
    七、订单压力大、新聘员工多、培训和适应期短
    有一个具体的原因是大家忽视了的。今年以来,富士康订单剧增,1月份的销售额增长了45%。2009年员工人数最多的时候是75万,而今年上半年增长到90万人,绝对值增加了15万人。如果算进离职的员工,上半年富士康新招员工可能会超过30多万人,而深圳新进员工最多。从资料介绍看,以前新进员工的培训期为3个月,现在是半个月,快速培训后就上岗顶班,适应期短了,技术等方面也一下子跟不上,管理资源也跟不上,诸多因素就出现了叠加效应。
    从披露的信息看,跳楼员工进厂时间多在半年以内,最短的只有28天。马向前是进厂两个月,已经办好了离职手续,在离厂前突然坠楼身亡。
    分析过这些原因,我们不禁要问:
    这些现象和原因是富士康独有的吗?在很多方面富士康是不是比别人做得还要好一些?
    这些原因难道就成为年轻人轻生跳楼的理由吗?
    你感觉这里不好,不适应,离开就好啦,什么事情都不应该成为轻生的理由。生命是最宝贵的。
    另一个参照案例是,法国电力公司去年以来也发生35起员工自杀事件,其中也不乏跳楼者,今年也有11起。法国电力公司员工10万人,只有富士康的9分之1。法国电力公司从员工收入、工作环境、员工构成等方面,与富士康完全不同,要好得多,为什么也发生这么多的员工自杀呢?应该说,我们上面分析的这些原因,在法国电力公司都不存在。
    近年来,国内大学生跳楼事件频发,大学生与工厂的打工仔也是相当不同的,没有那么严格的管理,没有机器流水线的环境,他们也不用加班,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他们的自杀呢?
    香港《东周刊》以“史上最邪连环自杀案”,从风水上来解释富士康员工跳楼事件。称,龙华厂房原本是个荒地,相当于40个足球场那么大,两、三百年前,四、五千名客家人到厂房四周定居,大多将难产或死亡的婴儿埋在水斗村附近的皮仔园。当地客家人认为“小鬼上不了神位、受不得香火”,故早逝婴儿不但会被送到乱葬岗,家人亦不做法事不立碑,之后也不会拜祭。由于历史原因,多少年下来,让这里累积了上千个含冤婴灵,巧合的是,对照今天的龙华厂房来看,最多富士康员工坠楼的宿舍一带就位在皮仔园附近。
    这也是一种无奈的解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