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东平看上海SB大庙会


 东平通知俺看看他回上海看SB庙会的感受,两个字,就是“拥挤”。

俺转到这里分享。  邹蓝   

 世博庙会(2010-06-21 00:34:58)转载标签:世博会中国馆美国俄罗斯丹麦杂谈 分类:城市风景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2471c80100j5ak.html

     端午假前一日,去世博会转了一圈。国际大庙会办到家门口了,不去好像有点不厚道。也是不能免俗,不知里面究竟是什么热闹。

    第一个感觉,哇,真的比龙潭湖庙会大多了!然后就是找不着北的焦虑了,即便对着地图,也佷难找到要去的目标。家人告诉我,一般要去到3、4次,才能熟门熟路,想去哪儿去哪儿。我便只能随遇而安,把无需排长队的亚非拉的新朋老友访问一遍。逐渐的就进入了一种竞技状态,成为一个“暴走族”,安慰自己至少是有氧运动,完成了平时一个月的运动量,早上九点出门,回到家中已是晚上十点了,基本是走着站着。


 中国馆


    又一次体验了久违的排队,找回了当年在车站码头彻夜排队的感觉。不同的是这里的队伍是折叠轮回式的,有的多达五六路,于是有充分的时间琢磨各地人士的面貌性情,反复地与各路美女照面。好在秩序尚可。写到此时,正好收到了网上的世博感言,照录于此以分享。

一   个字,累;

两   个字,受罪;

三   个字,全排队;

四   个字,不看后悔;

五   个字,看了更后悔;

六   个字,排不上的馆美;

七   个字,看与不看都后悔;

八   个字,上海人请你溜溜腿;

九   个字,爱尔兰的啤酒就是贵;

十   个字,沙特阿拉伯馆时间太费;

来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2471c80100j5ak.html) - 世博庙会_杨东平_新浪博客
十一个字,  看不到头密密麻麻蠕动的队;

十二个字,  插队者在众人的鄙视下很惭愧;

十三个字,  如果你恨谁一定要请他去世博会。

 

     排队的时间,沙特阿拉伯馆要7个小时,日本馆要5-6小时。我的策略是以数量取胜,不须排大队的见一个进一个,柬埔寨、文莱、土耳其、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斯洛伐克、白俄罗斯、哥伦比亚、利比亚、安哥拉、加纳、突尼斯等等,乌克兰进去了两次。

     傍晚后人流减少,去了丹麦、俄罗斯、美国等几个较热门的馆,各排队四、五十分钟,果然各有特色,令人感慨。美国的公关是做到家了,放了3个影片展示美国精神,奥巴马、希拉里致辞欢迎来到美国馆,向中国和上海祝福问侯,并邀请中国人方便的时候和家人一起到美国访问。第3个片子是一个女孩带动居民整治社区面貌的故事。
 希腊馆不算是热门的,但是也有味道,介绍了城邦、市民社会的概念。播放的片子是两位女子在室外演奏献艺,偶有路人投以钱币。它所展示的,是艺术和自由的精神吧。

    文莱的“国家宏愿”,是让文莱成为世界前十名高生活质量的国家之一,制定的八项发展策略,第一就是教育,“培训造就更多具备国际水准的技术人才”。

    丹麦的可持续发展尽人皆知,绿色生活已不是童话,哥本哈根已经取代中国成为自行车王国。

    新西兰展馆的出口处,是一句长长的中文标语:如果要问,更好的生活是什么?人,人,当然是人。

    由于无缘进入中国馆,心想不知我们主办国是如何开展这场国际公关的?我们所传播的核心价值观又是什么?城市怎样让生活更美好?

来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2471c80100j5ak.html) - 世博庙会_杨东平_新浪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