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尼斯,找不到一辆汽车的城市
只有跨进了威尼斯城才真正意识到,如果是一位摄影家、一位画家,哪怕你只是画中国水墨画的画家,一生不来一次威尼斯,也将是一大遗憾。
以上照片均为张久摄
既酷爱摄影又喜欢美术的我,在威尼斯只停留了两天,但是两天里我几乎跨过了整座城市中的上百座桥,拍了2000余幅照片,其中有数百条街巷、水巷和船只。画了一幅画,那就是圣马可广场。离开威尼斯的时候,我暗下誓言,一定要在有生之年至少再来一次,多住几天,最好能赶上一次涨潮,亲身体验一次潮水涌入圣马可广场时的感觉。因为当地一位华人陈建告诉我,威尼斯的圣马可广场最美丽的时候就是海水涨潮的那刻,一片海水涌上广场,广场如同铺上了一面巨大的镜子,使所有建筑像镶嵌在水晶或玻璃中间,那是无比地玲珑剔透,且光彩照人。再加上周围咖啡馆的露天陈设,以及人们鲜艳的衣着,五光十色,上下辉映,形成的就是一幅无数画家都会希望表现的画面。那一刻广场上母亲们带着孩子在水中嬉戏,年轻情侣则脱去鞋袜牵着手来回奔跑;大群大群的鸽子,时而簇拥在水面上觅食,时而又带着扑扑拉拉的振翅声,飞满整个广场的上空……当然这种画面我未赶上,我到威尼斯的第一天除了穿街走巷过桥拍照外,恰逢涨潮时硬被别人拉入餐馆去“受罪”于漫长的西餐时间。
在圣马可广场画画,是我独自起了大早的所为,在威尼斯住的一夜,被安排在与威尼斯主城有10分钟水路的一座孤岛上,整个岛子完全由一家超五星级酒店占据,岛上有专门为住店客人外出的游艇。那天早晨去圣马可广场时,船上竟只有我一个住店客人。当时的圣马可广场一眼望不见头的咖啡座上只有一位意大利人,广场上时而有几位当地居民在跑步,不时也有一两个跑步的人跑到我面前道上一声“GOOD MORING”。就在我快画完圣马可教堂时,广场上的人逐渐多了起来,酷爱艺术的威尼斯人不停地向我竖起拇指,一对来自中国台湾的青年男女,主动为我拍照,啊,那感觉自从当了汽车记者之后就再没有体验过。
威尼斯是一座美丽的水上城市,它建筑在最不可能建造城市的地方——水上。因此威尼斯的风情总离不开“水”,蜿蜒的水巷,流动的清波,她就好像一个漂浮在碧波上浪漫的梦,诗情画意般久久挥之不去。据说这个城市,有一度曾握有全欧最强大的人力、物力和权势。威尼斯的历史相传开始于公元453年;当时威尼斯地方的农民和渔民为逃避酷嗜刀兵的游牧民族,转而避往亚德里亚海中的这个小岛。威尼斯外形像海豚,城市面积不到7.8平方公里,却由118个小岛组成,177条运河蛛网一样密布其间,这些小岛和运河由大约400多座各式各样的桥梁缀接相连。整个城市只靠一条长堤与意大利大陆半岛连接。
威尼斯城建筑的方法,是先在水底下的泥土上打下大木桩,木桩一个挨一个,这就是地基,打牢了,铺上木板,然后就盖房子,那儿的房子无一不是这么建造的。所以有人说,威尼斯城上面是石头,下面是森林。当年为建造威尼斯,意大利北部的森林全被砍完了。这样的房子,你也不用担心水下的木头烂了,它不会烂的,而且会越变越硬,愈久弥坚。此前考古者挖掘马可波罗的故居,挖出的木头坚硬如铁,出水后见了氧才朽。
不过,这个不到8平方公里的城市,却被一百多条蛛网般密布的运河割成一百多座小岛,岛与岛之间只凭各式桥梁错落连接,初来乍到似乎很快便会迷失在这座“水城”中。其实不会,有大运河呈S形贯穿整个城市。沿着这条号称“威尼斯最长的街道”,可以饱览威尼斯的精华而不用担心迷路。沿岸的近200栋宫殿、豪宅和七座教堂,多半建于14至16世纪,有拜丰庭风格、哥特风格、巴洛克风格、威尼斯式等等,所有的建筑地基都淹没在水中,看起来就像水中升起的一座艺术长廊。平日里大运河真的像一条熙熙攘攘的大街一样,各式船只往来穿梭其上,最别致的当然还是贡多拉。
当然让我感兴趣的除了威尼斯的水,街巷、桥、教堂广场之外,我还注意到了一个话题,那就是这座城市真的没有一辆车。
威尼斯水道是城市的马路,市内没有汽车和自行车,也没有交通指挥灯,船是市内唯一的交通工具。
独具特色的威尼斯尖舟有一个独具特色的名字——“贡多拉”(意大利语"GONDOLA",又译为 “刚多拉”)。这种轻盈纤细、造形别致的小舟一直是威尼斯人代步的工具。
贡多拉有十分悠久的历史,11世纪是其最盛行的时期,当时的数量超过了一万只,但如今的威尼斯仅剩下了几百只。虽然数目仅是18世纪的二十分之一,但让人高兴的是,威尼斯的小船厂仍旧在制造并修理这种小船,使这种古老的威尼斯传统得以流传。贡多拉的外观设计原本是各式各样的,16世纪时的刚朵拉外表异常艳丽,贵族们经常乘坐装饰着缎子和丝绸、雕刻精美的刚朵拉炫耀自己的财富。为了遏制这种奢靡的风气,威尼斯元老院颁布禁令:不准在尖舟上施以任何炫耀门第的装饰,已经安装的必须拆除,所有的贡多拉都漆成了黑色。唯一留下来供装饰用的只有船头的嵌板。这一传统一直被保持到现在,只有在特殊场合才会被装饰成花船。正是这种船取代了几乎所有交通工具,包括汽车。
船行之处,处处有桥,其中最有名的莫过于叹息桥。它是连接旧总督府和监狱的一座封闭式的巴洛克风格的桥。至于为什么这座桥有这么个无奈的名字,说法很多。有个说法是一名死囚走过叹息桥时,透过桥上的窗户看到对面房子里自己的女友拥抱着新情人,不禁深深叹息。叹息桥因此得名。不管这个传说是不是有来由,至少现在的叹息桥已经成了恋人见证爱情的地方,据说只要在桥下拥吻,爱情就能天长地久。无数情侣在这里上演深情一幕,也算得是威尼斯的一景。不过今天威尼斯的浪漫中多少也掺杂一些凄美,由于地下水抽取过多,造成威尼斯的陆地不断下沉,再加上周期性的潮水,因水而美丽的威尼斯正在被水慢慢侵蚀。她还会为我们的世界美丽多久?这已经不是我们能够左右得了的事情。我们能做的仅仅是靠近她,欣赏她,把心盛满浪漫的感受再离开。
当然我这里也提醒没来过威尼斯的朋友,尽量争取到此一游。
本文独家授权搜狐发表,转载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