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先排碳、谁先承担责任


    在谈到应对气候变化的资金机制时,常听到“共同但有区别责任的原则”这句话,意思就是一百多年来发达国家工业化进程中,先行排放大量的碳,而发展中国家是近三、四十年才开始向工业化发展,这样在减碳义务的责任就应该有区别,发达国家应该拿出资金,帮助发展中国家进行减排,这个原则已经取得共识,但一遇到具体资金的安排和分摊时,又会有种种推萎和借口,其背后是赤裸裸的低碳阴谋在作怪,成为历次COP会议政治博弈的武器。

    人类物质文化的变化,在过去近200年中,比5000年中发生的变化还要巨大,18世纪人类生活方式与古代的埃及人和美索不达米亚人相比并没有本质的区别,这个伟大的变革源自欧洲的科学革命和工业革命。1769年瓦特发明蒸气机,标志着科学革命的开始,以后的发电业、钢铁业、铁道业、纺织业、采矿定、船舶业的兴起,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工业革命。1800年英国生产的煤和铁比全世界的其他地区产量合在一起还要多。1770年英国煤产量年为600万吨,1800年1200万吨,1861年达到5700万吨。1700年英国铁产量为5万吨,1800年为13万吨,1861年达380万吨,1838年英国拥有500英里铁路,1850年增长到6600英里,1870年则升到15500英里,工业革命很快扩大到世界,史无前例的提高了财富的增长,英国在1750年大不列颠的资本为5亿英磅,1800年达15亿,1833年达25亿,1865年达60亿,资本的巨增,促使世界上众多资源都纳入英国人的口袋中。美国是新的帝国主义者,在20世纪的100年中,美国累计消费约350亿吨石油,73亿吨钢铁,2亿吨金,100亿吨水泥,在不足世界人口15%的发达国家里,目前仍消费着全球50%以上矿产资源和60%以上的能源。

请看看,世界能源研究所(WRI)公布的1850~2005年部分国家能源利用和温室气体累积的排放情况:

国别

累积排放量

(百万吨CO2

占全球比率

(%)

人均累积排放

吨CO2/人

英国

67776.8

6.04

1125.4

美国

328263.6

29.25

1107.1

法国

32031.5

2.85

526.3

德国

79032.8

7.04

958.3

加拿大

24561.5

2.19

760.1

澳大利亚

12251.2

1.09

600.6

意大利

18409.3

1.64

314.1

中国

92950.0

8.28

71.3

巴西

9112.3

0.81

48.3

印度

26008.1

2.32

23.8

俄罗斯联邦

90327.7

8.05

631

日本

42742.0

3.81

334.5

韩国

9253.6

0.82

191.6

阿根庭

5487.7

0.49

141.6

印度尼西亚

6257.3

0.56

28.4

墨西哥

11320.4

1.01

109.8

沙特阿拉伯

6257.3

0.56

28.4

南非

12443.8

1.11

265.4

土耳其

5253.3

0.47

72.9

世界合计

1122192.8

100

173.7

    如果把欧盟27国,加上瑞士、挪威、冰岛3国,共排碳308425.3百万吨的CO2,这样20世纪下半叶来,世界排碳第一的是美国,占全球比率29.25,第二是欧盟,占全球排碳占27.48%,第三是中国,占8.28%。中国是上世纪后期才开始工业化的,而进入快速期发展还是近十年的事,为此中国对排碳问题关键是在未来,我们一点也不能放松。

    如果从各类型燃料的排放因子看,IPCC有个分析,其中氧化率缺省估都设为1时,排碳状况是:

燃料品种

低位发热值

(kJ/kg)

含碳量

(kgCO2/TJ)

燃料排及因子

(Tco2/t)

原煤

20908

25.80

1.98

洗精煤

26344

25.8

2.49

焦炭

28435

29.5

3.08

原油

41816

20.0

3.07

汽油

43076

18.9

2.98

柴油

42652

20.2

3.16

燃料油

41816

21.1

3.24

天然气

38931

15.3

2.18

焦炉煤气

16726

13.0

0.8

其他煤气

5277

13.0

0.25

液化石油气

50179

17.2

3.16

炼厂干气

46055

18.2

3.07

以上数据说明,煤是含碳量较高的燃料,但煤气化后含碳量就明明显降低,我国是煤碳大国,一定要注意对煤的清洁利用问题,汽车上的汽、柴油含碳量居中等,但用天然气,液化石油则含碳量比较低。我国是机动车大国,去年保有量达1.92亿辆,其中汽车约6500万辆,今年又能超过7500万辆,超过日本,居世界第二,因此,我们对汽车新能源应用也要提到重要议事日程上来。汽车要发展,排碳要减少,要成为新世纪汽车产业重大战略措施,但这都是近年的事,而在上世纪中时,中国的工业化仅仅是开始,而且发展很慢,因此,用燃料资源消费也是有限的,许多发展中国家情况和中国相似。

无论从什么角度看,中国还是个发展中重要的国家,以前排碳少,而从发展角度看增量很快,这是工业化过程必然现象,所以我们也对全球的减排作出承诺。

在年底召开的坎昆会议上,仍要按“共同但有区别责任的原则”处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排放责任问题,这是一条真理,一点也不能含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