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早期治疗 可能实现长期停药


  一、应激与糖尿病

  应激在许多疾病的发生及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糖尿病的发生与应激因素有关。什么是应激?心理压力在医学上称为应激。在日常生活中许多情况改变都可以形成应激。例如失业,破产,痛失亲人等都是应激。如果一个人长期处于不良精神状态,心情郁闷,则会使人体内的内分泌系统出现功能紊乱,导致新陈代谢能力降低,削弱了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就会诱发或加重糖尿病的病情。

  糖尿病患者遇到应激可产生两类反应,一类是行为上的,另一类是身体上的。当一个人突然遭受心理压力后,身体内的肾上腺会分泌肾上腺素,肝脏会释放出所储存的葡萄糖,以备肌肉运动所需,因此,会出现血糖升高。一个人在行为上受到应激后又可以失控。例如忘记正常服药、测血糖、运动锻炼等。

  糖尿病本身也可以成为应激。例如当某人患了糖尿病,去医院就诊时,医师告诉患者糖尿病需要终身治疗,糖尿病患者会出现各种并发症,糖尿病患者不能随心所欲地吃食物等。这都会给糖尿病患者在心理上产生一种应激。血糖的高低和一个人的精神状态有很大关系。急躁、发怒、悲观、消沉、恐惧、失眠等情况都可能使血糖升高。

  应激可以使血糖升高,糖尿病又可以产生应激,处理不当会形成恶性循环。正确地处理方法是,要冷静地想一想过去的经验教训,去掉急躁反应,睡好觉,饮食要适当,增加活动,树立控制疾病的信心,改变容易激动的性格,处事要乐观,就会对糖尿病控制有利。

  二、情绪与糖尿病

  目前,医学研究已经确定2型糖尿病是一种与应激相关的疾病,其发生、发展及转归与情感应激反应有密切关系。所以,糖尿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力戒不良情感应激反应,忌大悲,忌大喜,更不能随意发脾气。生活中遇到不顺心的事,要克制自己,可采取旅游、散步,与朋友谈心等方式加以排忧去烦,使心情平静,情绪乐观。多一份自信和乐观,树立起乐观、积极、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这样才能使自己早日康复,并且也只有这样才能预防或延缓糖尿病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及发展,使自己延年益寿,生活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