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余德进
6月14日:然乌——米堆冰川——波密
临行前,李社长告诉我,米堆冰川是中国最美的冰川之一,我有点迫不及待。曾经年少读书时,爬香山,都要别人帮着背水的人,徒步米堆这么隆重事情,米堆冰川下,一片树林,树种不详,用我仅有的植物学知识来判断,是针阔混交林,如果说错了,就请多多担待一下。秋天高原充足的阳光透过金黄树叶间的缝隙,在地上留下斑驳的印记。我完全顾不上去看周围的风景,只低头看脚下的路,在林中的这段路几乎一直在爬坡,开始还怨米堆村民没有经济头脑,不像来古村民那样搞个摩托什么的,又或者像海螺沟旅游局一样,弄一个缆车啊,现在才知道,走这种路是多么的艰辛,更别说摩托了!路上遇到下来的游客,便兴冲冲的问,是不是快到了,答曰,没走上去,估计还有2个小时吧。晕,狂晕,决定当头真正的驴子,还是那种蒙眼拉磨的驴子!我到路边找了一根树支当拐杖,屁颠屁颠地跟在队伍的最后面,专业摄影爱好者不得不暂时放弃了用单反创作的任务,唯一的任务就是低头走路,不去看不去想前面还有多远。后来发现这个方法是极其有效滴!
穿出了这片树林,眼前豁然出现若大的冰川,冰川脚下的堰塞湖,隐隐映出冰川的倒影,湖面上一层浮冰。心里有那么点小小的激动。在这里合影结束后,原以为可以歇息下,可队长遥遥一指,说,还得上去。再次狂晕摇摇欲坠。我连忙罢手说,我不行了,你们去吧,我就这原地等你们。
少许抵抗力差的队友留在堰塞湖,堰塞湖的水是冰冷的,薄薄的一层冰漂浮在上面,冰川以这种渐进的方式完成了它的轮回。河滩上堆满了小小的玛尼堆。远远的看到了那终碛陇,黑黑的,象岩石。直到走到跟前,也不敢相信这是块巨大的冰,透过黑黑的表层能隐约看到白色,融化的水带着碎石滚落,确有那么一点点探险的感觉呢。拾起一块岩冰,横看竖看都象块大石头。实际上我已经走在了冰川上,冰川就在我脚下的石头堆下面悄悄的融化。就在这里,我已经贴近了巨大的冰舌,亲手摸到了冰舌上的冰,我真搞不懂,那帮家伙为什么那么玩命地向前冲,这里不也可以触摸冰川吗?后来听队友讲起,他们到达的是米堆的其中一条冰川,远远的看到了另外一条,可已经没有了力气。回来之后才晓得那条就是有着近800米落差的冰瀑,他们也丧失了欣赏这条“突然跃动”的冰川的机会。
坐在石头上,啃着苹果,耳边听见的只是潺潺的融水声,还有这充足耀眼的阳光,时间似乎凝固了。捡了两块米堆石,中一块很像麻酱馅的花卷的残骸,刚看到它时我还义愤填膺的和朋友说,谁这么不环保,到这里还吃馒头,吃剩的还不带走!晕吧,最终这个‘残骸’被我带下了山。
我们的出行被叫做极致之旅,所以,我们一定要在各方面都做到极致。我们伟大祖国的西藏,很美丽,很神奇,很神圣,千百年来,当地藏族同胞把西藏的一山一水都赋予神灵存在,没有人去破坏,这很大程度,保护了生态如此脆弱的西藏,能留存至今,我们可以去自驾,但请记住,不要破坏了这里的自然。我们应该共同保护西藏永远纯洁自然下去。很欣慰,一路上,我几乎看不到队友们乱仍一点垃圾,由此也可以看出克莱斯勒的生活品位以及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的内涵。如果可以,我建议其他自驾的车队也跟我们一样,少几台车,少些人,尽量不要出动太多的油老虎,别动不动就是几十上百台车招摇过市。这么多人开着大排量越野去西藏,停车吃喝拉撒制造多少垃圾?当然,我不是不赞同入藏旅游,我是建议把自身制造的垃圾带回去。我们看到一马平川的草地上全是矿泉水瓶子、易拉罐,做何感想?
再强大的车队也没有冰川雪山壮观,如果是跑到冰川雪山走一遭,数码单反疯狂地谋杀着这里的每一村土地,汽车鸣镝让原本安详的村庄鸡犬不宁,这是我不愿意看到的。JEEP所倡导的高品位生活也不是这样的。这个世界纯净的地方已经不多了,我们要爱护它,否则大自然会终会报复的。
听说,布达拉宫将会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踢出世界遗产名录,我很心疼,就是因为大量游客的疯狂涌入,因为旅游越发达,文化越衰败。大量旅游者的涌入使古老的西藏在各个方面受到强烈的冲击。在我们欣赏它们的美丽时,也感受到一些微悲伤。我不知道现在的西藏是否还是原来那个西藏,我不知道明天的西藏是否还是我们心中的圣地?会不会变成现实社会里的一个做秀的布景?
早在以前,我第一次到丽江,原滋原味的纳西风情一下就把我融化了,如今,整个丽江古城全部都是卖羊肉串兜售纪念品的汉族人,原来的纳西族居民早被他们赶走了,铺子都用来经商了,这样一个交通不便利的地方都难以保存,318再险峻再偏僻恐怕某一天也会遭遇这样的摧毁吧。是不是某一天,318也会彻底商业化,米堆、然乌是否会消失或变质?
草原的心胸何等的辽阔,冰川是何等的洁白无暇,藏民是何等的淳朴憨厚,来到这里,他可以洗涤我们原本肮脏的灵魂和浑身充满铜臭味道的内心,在城市噪声喧嚣和空气水源日益受到污染的城里人活得是多么难受和可怜!日夜和“水泥森林”和灰蒙蒙的天空打交道,我们的眼睛也患上了疲劳和极度的“饥渴症”。当我们赚足了金钱又或是不愁吃穿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反思,因为这跟以前不一样,50-60年代,人们有口饭吃,有件衣服穿,就是所谓的幸福,就是生命存在的意义,而现在不同啦,现在我们都不愁吃穿,那么,我们是否能重新思考一下我们的生活模式呢?
建议大家都来草原一趟,怀着虔诚的内心,你会收获一份生命存在的价值与乐趣,把整个人都交给上天,交给草原,交给在路上的时间,然后,生命就从城市的节奏中溢出,延长到没有边界。这才是真正的高端品位生活。
行程是短暂的,可惜,穿越藏地生死线318国道后,我就要飞到成都,然后再去上海谈生意,为了要签一个单子,家都不能回,我又要回到城市人整天奔波忙碌的状态,我是多么的不舍得然乌、米堆、波密……我知道,我还会再来。
我真的希望更多的朋友通过318国道共同走近我们的世界遗产布达拉宫、罗布林卡,关心它,爱护它,使它更加美丽,更加迷人,把这过去留给我们的珍贵礼物尽我们最大的努力,完美地献给未来。不建议摧毁和商业的污染。
下山时,体力超好的社长和四川大哥遥遥领先,我自然最后面了。在林间的小溪前上下徘徊,穿行在林中,从全新的角度仰望米堆冰川,俯视金黄色掩映下的米堆村,每一步都有新的感叹。新鲜的牛粪!如同武林中人留下的暗号,证明我们的方向是没错的,离村子越来越近了!终于走回了米堆村。
往返历时5个小时左右的高原徒步,对我来说真是个壮举呀!自我夸奖一番,打这天起北京的大哥开始怀疑疑我之前的高原反应和体力不支的表现是真是假了。
下得米堆已经是下午2点多了,时间仓促,我们一路杀向波密。沿途看到冰川无数,某队友傻傻的问师傅,这是不是就是我们爬过的米堆?引来众人大笑,米堆早过了。据说还有盔甲山,可惜没有留意到。在山里转悠了几天,进了波密县城这个激动啊,嘴里不停的说,这里有个大超市啊,哎呀,还有个步行街呢,哇,专卖店哦……
文:余德进
图:中国国家地理2010探险队
后期处理:余德进
车辆提供:克莱斯勒
藏地生死线318国道(7)徒步米堆,感受中国最美冰川
评论
5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