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游目骋怀写作忠


 

 

 

 

 

 

 游作忠书法艺术

 

  游作忠一方面沉浸在博大精深的传统艺术王国里,涵泳万象,兼收并蓄;一方面又在继承与嬗变中不断扬弃自我,丰富自我。

 

  他在学书中领悟到,仅学碑版易拘谨板滞,少活泼之气;仅学法帖易甜媚流俗,缺古拙雄浑之气。“碑可强其骨,帖可养其气”,惟相互融通方是旨归。

 

  于是他在秦汉、魏晋中寻觅,在古典与现代之间发掘结合的契点,着意于作品中感情的宣泄和个性的表露,力求表现参差起伏、大小错落、节奏明快的艺术形态。

 

  书法学习,临写古代名帖是书法成家的不法二门。

 

  游作忠的临帖过程为:八十年代学颜真卿、褚遂良,金农、杨岘隶书。

 

  九十年主攻张猛龙魏碑,其中穿插魏郑文公、近代闽清刘蔼生碑体,兼习张迁、礼器汉隶。

 

  新世纪始,也就是游作忠出版作品集[十年鸿爪]后,由学习魏碑汉隶十几年,转学帖。这是游作忠书法风格突变的阶段点。

 

  从2000年至2005年,学王铎楷行草书。五年学王铎后,游作忠上溯王铎之源,王铎走的是传统二王之路,王铎多取法宋四家米芾,2006年阿忠转学米芾。两年后,又觉"风樯阵马,沉着痛快",八面出锋的米芾,是学二王的,2008年下半年阿忠,改学书圣王羲之,书风大变,从此又跃上新台阶。

 

  2007年9月,由于偶然的一次机会,学会了电脑。现代化的网络世界为游作忠书法提供了大展才华的空间。游作忠现为中国书法艺术网总版主等十几个中国书法主流媒体大网的版主。网络中的书法家论坛,面对全中国乃至世界书法同仁,点击量大,专业水平高。大家大腕,敢评敢说。所以,这才是竞争、提高的大好环境。

 

  游作忠四体皆工且样样各有风韵。

 

  其楷书既有欧字之方劲,又有褚字之活泼,间或参以南北朝碑版之方峻奇肆,点画精到,转承跌宕,真气弥漫,颇具魏晋人通脱散郁之气韵。

 

  其隶书自汉《礼器》、《张迁》碑出,结体端庄,用笔含蓄,平正中见险绝,高古中寓浑穆,静逸中显峻厉。

 

  俗云:“楷以养性,行草舒性”,大凡在书法艺术上有所造诣者无不在行草上有所造诣,游作忠的行草注重体势精微,追求朴涩、直率意境,将“庄”与“雅”、“秀”与“拙”等矛盾统一起来,处处标新立异,结字因字形而随势生发,着意在气息、韵致上古调新纳,绰约其神,表现出强烈的个人风格。

 

  书法之功能与价值在于表现美、塑造美,以美的内蕴示启人。这就需要书法家深切地感悟社会、人生与自然等等,都可触动书家的灵感,激活创作的感情,从而按照美的规律去裁剪组合、提练取舍,进行“发酵”,予以充分地表现揭示,使人在品赏中得到美的陶冶、升华。

 

  游作忠是深谙此道的。因此,他总有书不完的东西,总有新的思考,总有大胆的追求。

 

  中国古代历来有“诗为心声,书为心画“的说法 ,游作忠有着与生俱来的诗人的情思,他所作格律诗词,既传统又新潮,形式严谨,内容活泼。

 

  游作忠书法,在法度与抒怀之间,体现诗人激情,有一种流畅环转、一泻千里、直白本色的格调,形成了一种朴茂儒雅、独特大气的书法艺术风格。

 

  游作忠喜欢书写大气磅礴的书法作品,他认为,雄伟、博大、深邃、凝重、狂放、野逸和美感书法作品,才能具备情感的震撼力、视觉的冲击力、和心灵的感染力。

 

  游作忠之所以能创作出大气磅礴的书法作品,是和他的思想、胸怀、情操、见识、学问的修养分不开的,如孟夫子所说:“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游作忠具备大山一般的胸怀,大胸怀者方能成为大手笔。古人云:“器大者其声必宏,志高者其意必远。”此之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