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汇改剖析---为什么在这个时候选择?


人民币汇改剖析
中国人民银行新闻发言人6月19日发表谈话,“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我国国际收支状况,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
自今年以来我们多次分析中提到人民币升值的时机、策略、出发点以及升值幅度问题。时机上和年初预测基本相符,和后来更正的有所出入、策略是加大汇率波动弹性,升值幅度还是未知,但是在这个时候升值的出发点多少让我们有些不明。
人民币升值是必然的,但是因为掺杂着经济和政治以及后来的欧洲债务危机,使得原本逐步明朗的升值路线更加模糊。正当市场还沉浸在“模糊”中,人民币启动了汇改的步伐,本周市场波动幅度相对以前可以用“巨幅”来形容,央行通过中间价和市场中人民币的走势向市场传达了人民币将会增加弹性,并且是双向波动,尤其是双向波动,这是重点。
1、人民币汇改,难以捉摸的原因猜测:
我们必须弄清楚目前启动升值的具体原因,或者说目的,才能更好的认识升值,从而对其走势有更加清楚的认识。央行在这个时点选择了增加汇率波动弹性,尤其是加大了双向波动的风险,以抑制市场热钱。
首先,在中国5月份数据出炉后,出口增幅再次超出市场预期,美国人终于又“放狗”,再次狂吠人民币升值。如果这种中美争论一直下去,可能面临着“贸易壁垒”战争,这也不利于经济的复苏。
其次,中国金融机构5月新增外汇占款仅1,316亿元人民币,环比大幅下滑54%,且小于顺差与直接投资之和,显示在欧洲债务危机的影响下,资本流出,为升值创造了有力条件。
再次,央行认为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我国国际收支状况适合人民币升值;
另外,欧洲债务危机之后,人民币兑欧元大幅升值,根据国际清算机构,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是升值;这样的话,人民币在这个时候(欧元略有反弹)启动汇改,是不愿错过人民币已经升值的机会,为人民币在市场实际升值减压。或者也可以这样来说,央行认为欧元在一段时期内将会反弹。
最后,本周周末即将迎来G20峰会,中国政府不愿再次顶着人民币升值的国际压力,因此而表示的一种政治姿态,以避免将人民币汇率问题再次成为会议主题。
综上,太多的原因杂糅在一起,让我们难以看清央行此时升值的真实出发点,按照我们之前的判断,央行升值的出发点是经济复苏步伐坚定,出口明显好转,市场不确定性减少;目前来看:出口从5月份数据来看是有明显好转,但是今年以来数据波动较大,不确定性仍存在,且欧洲债务危机并未结束,相反正在向银行传染;经济复苏步伐从目前的国内经济数据来看,也还凑合,但是房地产的整治、政策的收紧也许刚刚起作用,数据可能还需再等等,而且目前国际市场形势并没有任何非常明朗的数据,相反美国的房地产和就业数据以及订单数据却在下滑;以上两个方面的分析来看,市场不确定性明显存在,并无减少的迹象。出发点的条件并未满足,所以让我们多少有些“政治”的感觉。而且市场的忽高忽低的波动也有这种色彩。但是这种双向波动的大趋势是上涨的,即在波动中升值。这样的市场行情反而让我们不用过分担心市场的人民币单边升值问题,对于企业来说可以在几个交易日内择机结售汇。
2、市场反应
国内市场:市场在人民币汇改的前两天并不是太了解市场的具体的走势,客户结汇盘大增。市场分析认为:人民币汇率更具弹性,将缓和中美爆发贸易战的风险,避免对全球经济增长造成威胁,并有助于中国采购更多商品,或至少可以应对商品价格上涨,这对澳洲和新西兰等资源出口大国有利。人民币升值也将压低进口价格,有助于抑制通胀,这意味着中国政府无需大幅紧缩货币政策。市场曾担心中国紧缩过度,经济放缓过快。另外,解除钉住美元意味着中国无需购买太多美元进行干预,这样会使其减少购买美国公债,但其欧元等货币在实现外汇储备多样化的需求也随之减弱。
国际市场:澳元/美元攀升1%以上,至一个月高位0.8830,随后持稳于0.8810附近,上周五纽约尾盘报0.8703。纽元/美元大涨1.2%,至五年高位0.7139美元,随后持稳于0.7120附近。欧元/美元上涨0.5%,至1.2457,此前高见1.2487,多数亚洲货币也走高。股市走高,商品市场上行、债市价格走低。
 美国政府高层官员周一表示,中国逐步放宽人民币汇率弹性是慎重之举,这将有助于中国控制汇改进程,并会避免汇率问题主导20国集团(G20)峰会;而奥巴马并不认为人民币升值的幅度到位,也就是说美国人不但要你汇改,同时需要汇改“到位”。人民币升值将推高香港通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