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康事件刚刚在媒体披露时,我立即动手想写下自己对郭台铭的激愤和抨击。题目是:自杀和杀人。标题血淋淋,是因为现实血淋淋,让人不寒而栗。但中途搁笔,因为,我越思考越觉得富士康事件不简单。单纯地批评和指责富士康并不能制止悲剧重演。我静下心来,知道不从多维度、多层面系统思考,是不能找到造成这一事件的真正原因的。
企业方面。富士康公司和郭台铭难辞其咎,是不是“血汗工厂”不重要,听说富士康工厂生活工作的环境条件尚可,问题是几十万员工放在一起,就是个社会。他们长时间的加班,强硬的管理,冷漠的同事关系,巨大的工作压力,远离家人的寂寞,这些郭老板不认为是自己应担的社会责任,漠视了管理制度之外的东西,忘记了此一代不是彼一代,大陆不是台湾。我曾看过郭台铭给员工的一封邮件,通篇是“如果……,如果……,如果……”,那么,“你是大家的负担”,“与你共事,我很疲劳”,“你不称职”,“你的工作,任何人都可以取代”。全文没有一句人文关怀,只有步步紧逼。公司除了承诺“辛苦的过程可以换来年终丰富的收割”,并没有关注到他们的生活、精神和心态。
员工方面。坠楼者的年龄集中在18-24岁之间,绝对是80后、90后。在家里他们从小是独苗,被娇宠,在学校里,除了学点书本知识,没人教他们如何驾驭人生。这一代打工者,相当一部分性格脆弱,意志力低,认识偏狭,经不起挫折和磨难,城市生活的诱惑,过高的期望和追求,使他们产生巨大的心理落差和价值倾斜。并不是他们的际遇不如其父一代,其爷一代,是特定的背景、经历、环境使他们的精神不能强大,心灵不够阳光。
社会方面。中国正处在社会结构转型期和工业化中后期,其中包括机制转轨、利益调整和观念转变。大规模工业化的管理要求和效率最大化与一线年轻员工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产生了尖锐的矛盾。全社会还没有重视依法维护员工合法权益,尚未形成劳资关系的对话机制,缺乏对新生代员工的心理疏导和生命教育。在这一社会时期,不仅是打工者,全体国人的精神健康问题都需要认真审视了。统计显示:我国每年有28万人自杀而死,其中80%有抑郁症。3000万未成年人受多动、焦虑、任性、孤僻、抑郁等行为问题困扰。6300万成年人有精神性心理障碍,七成职场白领有抑郁倾向。现在全国流行一个词叫郁闷。
政府方面。富士康事件之后,深圳市政府表态说:这是加速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转型期出现的特殊问题。什么是特殊问题?有一亿人跳楼,才叫普遍问题吗?中央政府并没有即时反应,也没有什么动作。其实,此事件政府及相关部门亦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现在,富士康为了熨平压力在6月2日,7日,连续两次给员工调薪,幅度达122%,且在沿海企业引起一股调薪潮。但政府喊了十年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现在又转得怎样呢?增加国民收入,除了企业应出血外,政府更应该让利于民,工薪劳动者收入增加了,才可能真正拉动消费。当然,员工自尊心、归属感和自我实现的满足感,不是仅靠提高报酬能解决的,但起码也是劳动价值的一种体现。让劳动者真正有尊严地生活,实现体面劳动,政府还有许多事要做,劳动者体面有尊严,政府才体面有尊严。
总之,富士康事件不是一个企业的事件,是社会公共事件;富士康的问题,不仅仅属于富士康。
2010年6月28日
记录激动时刻,赢取超级大奖!点击链接,和我一起参加“2010:我的世界杯Blog日志”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