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标出台后绝大多数老师还能继续执教吗?
目前教育部正在酝酿出台《教师教育标准》,该标准最快年底出台。起草标准的专家称,按照新标准,现在多数老师不合格。(27日法制晚报)
http://www.dzwww.com/xinwen/guoneixinwen/201006/t20100627_5679145.htm
规范执教行为,提升教师素质,振兴国民教育,固然需要一个“教师教育标准”,然而,即将出台的这个标准,却将多数教师划入不合格之列,就让人很是想不通了:这些老师今后还有资格继续执教吗?如果有,制定标准的意义在哪?如果没有,那教师队伍又如何建设?
作为由教育部出台的“国标”,理应立足国情和教师队伍和教育现状,以推动教师队伍素质和教学质量提高为宗旨,它只是一种手段而非最终目的。尽管有专家认为,目前我国师范生在大学接受的教师教育与社会发展实际至少落后50年,但这种落差只能靠采取扎实的措施去缩小,而不是一个好高骛远的标准一下子就能解决问题的。
既然是为了促进教师们“继续学习”、“终身学习”,那就该让大多数人学有热情、教有干劲、赶有奔头。将大多数人打进不合格“黑名单”,不仅让广大老师面临身份和资格的尴尬,今后在教学实践中的威信受到质疑和挑战;更重要的是,在大家水平都彼此彼此的现实语境下,自然难以激发学习动力,甚至会挫伤老师们的学习自信心。
当一个国家遍地都是不合格教师,这将是何等让人哭笑不得的景观。所谓欲速则不达。教师国标的出台,不妨多听听教师和社会各界的意见,多些务实,少图虚名。试图一标准就奏效的急功近利,最终必然陷入形式主义的泥潭,甚至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