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者的成长突破(一):学会看到问题背后的问题


昨天,有个同事和我汇报一个咨询项目的开发中遇到的问题。他说,客户老总反馈说:“我们不需要做管理诊断,所有的问题我们心里都非常清楚,我们不需要花几万块钱来让你们帮我们找问题,我们需要的就是你们帮助我们提供一个解决方案。”
事实上,这位老总的反馈,在企业的管理者,特别是在民营企业家中间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当然,我们不能说企业的管理者不了解自己的企业,不清楚自己企业存在的问题。但是,从我们多年的管理咨询实践的经验看,我们可以负责任地说,很多的老板们或者管理者们,当他们说自己很清楚自己企业存在的问题的时候,他们说的其实是清楚问题的“表象”——即,问题的外在表现形式;而不是问题背后的问题——即,真正导致这些“表象”问题产生的根源。更不用说,在企业这么一个庞大的组织系统里,很多问题的产生其实并不是单一原因造成的,也没有什么单一的灵丹妙药可以真正做到“药到病除”。
因此,需要特别提醒我们的管理者和企业家朋友们的一点是:在解决管理中的问题时,首要的一点是要区分清楚问题的表象和问题的动因,而这,恰恰是所有老板/管理者们最为忽视的问题。
事实上,有调查表明:几乎所有人在遇到问题时的第一反应不是寻找问题产生的根源,而是立即寻找解决方案(当然,还有更为要命的情况就是:有些管理者——其实,这些人都不时严格意义上的管理者,因为他们连最基本的责任承担意识都不具备——的第一反应是找一个责任人,或者说“替罪羊”。)
所以,每当我们面临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时,我们都应该让自己摒弃和排除一切先入为主的“偏见”,以客观的思维方式,再深层次地考虑和追问一下我们面临问题背后的问题,或者说导致问题的真正动因到底是什么,然后进一步修正一下自己的想法,再提出更好的问题。很多时候,你会发现:当你一层层探寻问题的本源时,你提出的问题本身,就将能你引向一个圆满的答案。
而更为高明、更为优秀的管理者,则会在一切看上去都很平静、都很正常、没有面临什么问题的时候,积极、主动地去发现问题,并探寻问题背后的问题。比如,在福特汽车每年9月都会进行一项面向全球员工的网络在线调查——“脉动调查(Pulse Survey)”。该问卷包含了55个核心问题,对公司运营、培训发展、员工关系、质量理念等维度进行调查、分析调查结果,然后进行调查结果讨论、反馈、改善行动以及后续跟踪等工作。
因此,在听完同事的汇报之后,我亲自提笔给客户的老总写了一封邮件,提醒他注意排除“偏见”,用空杯心态去认真探寻问题背后的问题。相关邮件内容如下,与大家共享:
 
第一封邮件
X总,
 
您好!
 
刚才CS和我说了您看完汇报后的基本想法:您觉得目前SJ对自己的问题认识很清楚,不需要花那么多钱做诊断。考虑到您正在开会,我用短信和您沟通吧。短信的内容我会同时发送到您的QQ邮箱中去。关于您的反馈意见和后续安排,我有如下三点考虑:
 
1.      我们并不怀疑您的确很了解SJ现在面临的问题。但是,面临的问题和导致问题产生的原因是两个概念,就像病人发烧,它可能是感冒引起的,也有可能是扁桃体发炎或者呼吸系统验证引起的,如果医生不能找到真正的致病原因就下方子,那么就很难对症下药,甚至适得其反,延误或加重病情。所以,我们从来不会在不对客户进行真正的管理诊断的情况下,就贸然地根据客户的症状描述而不是致病原因来给客户提供解决方案。我想,您此前启动的与ZN公司的合作项目效果不彰或许在某种程度上与此有关。毕竟,没有诊断就没有治疗。
 
2.      如果您对上述观点表示赞同,我可以围绕您的关切,提出如下折中性的解决方案(具体内容略)。
 
祝工作愉快!
 
程建岗
 
【程建岗: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MBA导师、人力资源管理协会常务理事;北京博目企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执行总裁、企业运营高级管理顾问;[email protected]
【致力于通过管理帮助企业获得竞争优势】
【致力于通过管理帮助个人成就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