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元年内仍有下跌空间 存在下探1.20的较高概率


韩会师    丁志杰

大规模的援助方案并没有有效阻止欧元下跌,从 59欧盟出台7500亿欧元应急方案到528惠誉公司将西班牙长期外币和当地货币发行方违约评级从AAA降至AA+,欧元兑美元累计下跌大约3%,目前呈震荡盘整走势。笔者认为,近年欧元尚未触底,至少还有以下几个因素可能在未来拖累欧元下滑。

第一,欧洲援助方案救急却救不了穷。无论是针对希腊的1100亿欧元援助计划,还是针对整个欧元区的7500亿欧元救助机制,虽然可以有效防止欧元区高负债国无法按期还本付息,但无力大幅降低希腊等国长期积累的公共债务。指望希腊、西班牙诸国短期内恢复到财政赤字/GDP小于3%,公共债务余额/GDP小于60%的《玛斯特里赫特条约》要求,几乎没有希望。这就为国际投机资本准备了随时都可大加利用的舆论弹药。

从希腊的情况看,2009GDP大约2375亿欧元,而公共债务总额大约2985亿欧元,必须削减15001600亿欧元债务,财务才能达标。根据57国会通过的紧缩财政决议,希腊计划在3年内通过削减国有公司员工的薪酬、养老金以及提高税收等手段,将赤字控制在GDP3%以下。换句话说,这意味着希腊的公共债务总额在未来3年内仍将继续扩大。在经济前景悲观,财政收入增长潜力黯淡的情况下,5-10年内希腊都几乎不可能达到公共债务余额/GDP小于60%的要求。

第二,援助方案的设计先天不足。在1100亿欧元的援助方案中,IMF出资300亿,在7500亿欧元的救助机制中,IMF出资2500亿。表面上看,这种方案设计降低了欧盟的财政压力,但实际上却很可能增大援助方案的执行难度,因为这种设计为美国从中作梗借以打击欧元提供了绝佳机会。美国只要在IMF出资问题上频繁设置障碍,就可以有效引导市场情绪,进而对欧元形成有力的阶段性打压,美国对冲基金只需在旁煽风点火,就可以坐收渔翁之利。

美国参议院518通过的一项决议明确指出,在IMF援助一些负债超过其GDP的国家时,IMF的美国执行董事应确认这些国家有能力偿还这笔贷款,若认为IMF可能最终无法收回贷款,美国执行董事须投票反对IMF借贷。这一法案的通过实际上试图给予美国在IMF援助方案中一票否决权,美国可以随时以希腊等国偿债能力存疑为借口,阻挠IMF贷款,甚至可能在希腊等国经济形势刚刚稳定之后,促使IMF催收贷款。这样就可以名正言顺,又不必花费任何成本地引导市场对欧元的悲观情绪。只需要美国的评级公司或者主流新闻媒体“适时”发布一些对欧洲高负债国“客观公正”的悲观言论,美国就可以在法理和道德上都不处于下风,属于典型的一石多鸟。

第三,欧元区大规模紧缩财政必然拖累经济增长速度。西班牙在5月已经将2011年的经济增长预期从1.8%下调至1.3%,并维持2010-0.3%的经济增长预期。IMF的观点更为悲观,根据今年4月份《世界经济展望》数据,IMF预计2010年西班牙经济增速为-0.4%2011年为0.9%。不仅如此,IMF预计整个欧元区与美国的经济增速差距将拉大。在去年10月份《世界经济展望》中,IMF预计2010年美国和欧元区的经济增速分别为1.5%0.3%,而在今年4月份《世界经济展望》中,这两个数值分别变成了3.1%1.0%,二者的差距从1.2个百分点扩大至2.1个百分点。这对欧元绝不是一个好消息。

第四,中东欧的高负债国随时可能对欧元构成新的冲击。近年来,俄罗斯、乌克兰、立陶宛、拉脱维亚等中、东欧国家已经不止一次因外债偿付困难而冲击欧元。因为德国、奥地利等欧元区富国是中、东欧的主要债主,一旦这些国家出现问题,欧洲银行业将遭受重创,进而打击欧元。最近两年,中、东欧的外债风险不仅未能有效降低,反而有所提高。根据IMF估算,中东欧地区2010年外债总额将达到1.14万亿美元,较2008年上涨8%,外债总额占GDP比重将达到64%。近期由于世界舆论完全被欧元区的主权债务问题所吸引,中、东欧的潜在风险并未得到市场的充分关注,但是它们就像插在国际舆论与投机资本刀鞘中的匕首,随时都可以拿出来刺向欧元。

美国的核心利益是借助危机恢复美元因长期贬值而损失的国际公信力,让美元尽可能长久地维持世界第一货币的地位,而实现这一目的,欧元必须成为牺牲品。欧元区维护欧元的努力与美国做空欧元的图谋不可避免地会造成外汇市场的多空角力,欧元后市应较为动荡,可能出现频繁的反弹与下滑,但2010年大多数时间里欧元有望整体维持弱势,并存在下探1.20的较高概率。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