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 3A学习品质图谱新版的简介
想要希望变成现实,最需要的是什么?行动!心动还要行动。
什么样的行动才最有价值?正确的行为才最有价值意味着有效!
怎么才能保证行为更有效?提高行为主体——人的品质才可以。
所以,怎么保证学习行为更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品质才可以。
提高学习成绩从改变学习行为开始,改变学习行为从了解学习品质开始!
3A学习品质图谱可以帮助各位家长和同学更好地了解学习品质及与学习行为有关的概念,这对提高学习认识和效率会有极大的帮助。该图谱于2004年在本人的著作《中小学生学习完全提高手册》(清华大学出版社)里首次发表,随着认识的深入,对2004版中不尽合理的部分做了相应的调整。为了更好地帮助大家学习,特此向各位说明。
欢迎大家互相转载传播,尽请引用,注明来处!
学习品质分学习行为、学习态度、学习能力。
各位注意:3A学习品质图谱里所有关于行为、态度和能力的因子分类与分析都是基于效能而言的。某些概念的界定可能与传统心理学的解释有一些不同。
一、关于学习行为
1、定义:学习行为是指学生在日常学习中所表现出来的一切活动。
2、组成:行为的效能递进程序依次是环节、秩序、方法、习惯。
3、特征:会不会
4、说明:
关于学习行为的效能逻辑描述:
针对学习环节和学习秩序的要点1:环节的意义是通过秩序来表达和实现的;
针对学习方法的要点2:方法通常是由单个或若干有意义的秩序的最优化的组合;
针对学习行为的要点3:行为总是依据一定的方法或经验进行的;
针对学习习惯的要点4:习惯就是因为行为的不断重复而形成的成本最低的模式化行为;
针对计划型行为的要点5:通过已知的习惯就会获得可预见的结果和获得,这是决定计划型行为的可行性、价值和效果的核心和基础;
关于学习环节:
学习环节分为主环节和辅助环节。
主环节分为三期:接纳期、练习期、巩固期。
接纳期:主要为预习和听课,是了解和接受知识的前期工作;
练习期:主要指作业和考试,是熟悉和掌握知识的核心阶段。练习期主要以家庭作业为主,而考试也是练习的重要方式;
巩固期:主要为复习,是全面掌握目标知识的最后阶段;
辅助环节:玩(娱乐性玩、兴趣性玩、学习型玩)、计划、预习、问题整理、听课、课堂笔记、作业、错题整理、回忆、检查、复习、总结归纳、查漏补缺、针对练习、交流(提问、讨论、思考)、考试、阅读等。
主环节和辅助环节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学生通常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对辅助环节不够重视。这是造成学习效果不理想的根本原因之一。就好比是否能炒出一盘可口的尖椒土豆丝,刀工火候的把握、油盐酱醋的搭配等所起的影响和作用是非常关键的。
5、备注:2004版和2009版无太大区别,只是针对“学习后获得”补充了“计划型行为”。
二、关于学习态度
1、定义:学习态度是学生对学习的评价和行为倾向。
2、组成:学习态度的组成因子是:学习认识、学习动机、学习情绪;
3、特征:爱不爱
4、说明:
关于学习认识:
学习认识由认知、目标、计划组成;
认知是对学习的理解,目标是主观确认的发展方向,计划是实现的路线图;
关于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分兴趣、需求、理想三个层次;
兴趣是感性的,生物性的;需求是理性的;理想是精神性的;前两者都可以转化或消退,而理想才是真正支持行为发生的根本原因和可持久的内在动力。
关于学习情绪:
学习情绪从发生机制上分心因性和生理性。
心因性主要分内因和外因,外因受家长、教师、同学、社会等方面影响,其中家长效能即家庭教育又起关键作用。内因主要受自信心影响,主要缘于学习后获得。
5、备注:2004版对学习态度的分类是学习认知、学习目的、学习兴趣,显然没有准确揭示学习态度的核心因素和类别。原来的目的和目标的解读含混,难以理解。
三、关于学习能力
1、定义:学习能力是指学生顺利完成学习行为所必需的主观条件。
2、组成:学习能力的组成因子是:智力、个性和知识储备;
3、特征:能不能
4、说明:
关于智力
构成的因素为记忆力、注意力、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逻辑推理能力;
关于个性
个性品质的因素为责任心、上进心、自信心、意志力、自制力;
知识储备
知识储备指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策略性知识和其他如情感、动作或交际等知识的储备量;
5、备注:2004版对知识储备分类为:自然知识、文化知识和社会知识。原先的分类方式虽然比较容易理解,但没有说明知识的内涵,为此做了新的调整。
四、关于态度、能力和行为的关系
1、三方面互相作用影响,互相促进发展的;
2、态度是行为、能力的反映,行为是态度、能力的表现,能力是行为、态度的结果。
3、学生学习不理想至少由于一方面、乃至三方面的不足造成的;
4、分析学习态度和能力的问题一般是通过对学习行为的考察来完成的;
五、什么情况下需要3A学习品质图谱的帮助?
学习成绩不理想,学习问题不清晰;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