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工厂”模式的修正


  

“世界工厂”模式的修正

    “本田零部件罢工”和“富士康跳楼”等这些被公开报道的事件,似乎预示着自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所实行的“三来一补”发展经济的模式,正面临着“时代性缺失”而带来的各种困惑。

    所谓“三来一补”是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在劳动力成本便宜、资源相对丰富、环保意识淡薄所形成的投资比较优势,和在资金和技术严重缺乏的情况下,所产生的一种吸引投资的发展经济模式。“三来一补”是指来图、来样、来料在国内加工产品出口换汇,补偿建厂所需要的机器设备等各种相关投资。这其中有内资也有外资。但总体上有两个特点,一是产品出厂价低廉,这样外方可以获得更多产品出口换汇进行补偿,以获取更多的利润;二是产品都属于“代工”型,即为外方生产某一零部件,由外方另行组装,或者产品贴上外方的商标。这些产品有的低价销往海外、有的再从海外高价进口到国内,更多的是就地销售。

    放眼看去,“三来一补”演变成的“代工”模式在我国汽车工业发展中也无处不在。本田汽车零部件公司生产的变速器、本田中国生产的Jazz小型轿车都是属于这种模式的产品。同样,合资企业乘用车零部件的本地化生产也是属于这种范畴。另外,在售后市场方面,本土企业同样有着大量“代工”定牌生产的业务。这些产品以低成本的劳动力为代价,以很低的价格被外方收购,然后在海外市场以品牌件的价格售出。差价可达数倍不等。如以“本田零部件”为例,其工人月平均工资为1500元,而在美国日资企业的工人工资约为45美元/小时,通用工人的工资为73美元/小时。但令人费解的是,合资企业汽车产品的国内市场价却往往高于美国。因此,合资企业的成功在于其分享了中国庞大的但不太成熟的内需市场和低廉劳动力成本的双重红利。这也就是为什么许多合资企业号称“当年投产、当年盈利、当年分红”这个世界绝无仅有现象的根本原因。

    然而,在目前我国社会经济结构转型阶段中,虽然市场需求依然旺盛,但低廉劳动力成本的红利优势正在逐渐减弱。其实,发生这种罢工现象并不局限于“本田零部件”。为北现车身框架及相关零部件配套的一个企业最近也发生了类似事件。好在公司方面及时通过提高工资、改善福利化解了矛盾。今后,这类事件还将有可能发生,因此必须未雨绸缪,及时主动调整投资人与员工利益的分配格局。从根本上来讲,要修正“世界工厂”的实质性含义,改变单纯为他人“代工”的工业经济发展模式。要通过提倡自主创新、调整产品结构、提升产品技术附加值,向产业链的高端攀登,和发展先进制造业,从而使员工的劳动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