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震局获奖太容易了点


中国地震局获奖了。在财政部首次组织的2010年中央部门预算编报考核评比中,中国地震局预算编报获得二等奖,据说那是迄今为止公开内容最详细的一份部门预算。虽然这奖项只是财政部所发,不代表政府主管部门对地震局的评价,但一个部门仅仅因为把收入、开支列的比较清楚就可以在体系内获奖,这样的考核标准,难怪给人感觉一直没干正事的地震局还可以活得滋润,一年住房改革就可以花掉1.6亿。

中国地震局能够把预算清晰地公之于众,自然是个进步,但是要评奖的话,最起码还得评估他们的支出是否合理。此前有民众质疑地震局在地震预测上投入太少,其实这是个误区,地震局已经一再发表声明,预测地震是个世界难题,要做到准确预测根本不可能。事实上,这也不是逃避责任,美国、欧洲、加拿大是不做地震预报的,连日本这样的地震频发国家,也是重在预防而不是预测。这不是一个投入越多、回报越多的领域。所以,在地震预测上中国地震局是支出了太多而不是太少,地震局近一半的人员是负责地震监测预报的,他们预报出了什么?监测预报直接损耗是3亿,这些钱又有了什么收益?

财政部因这个预算给地震局颁了奖,民众却因这个预算要求解散地震局(某网站新闻跟帖后数万网民要求)。好在地震局在这预算的开篇,声称要以这份预算书“献给每一位支持国家公共事业的普通纳税人……”,它既然知道该首先对谁负责,那还是不要沾沾自喜于体系内的奖状,好好倾听一下民众的诉求。

解散地震局确实过于极端,日本的经验告诉我们,地震虽不可预测,但是却可预防。所以,地震局可以有,但是业务的重心应该调整,而这应该尽快在支出上体现出来。少投入点人力、少花点冤枉钱去研究地震预测这个“世界难题”,地震灾害预防、地震应急救援等才是真正需要干的实事,而这两项今年的支出才1.3亿,是远远不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