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观是凝聚力的核心基础


文化与价值观是凝聚力的核心基础

 

前不久带着家人一起去桂林旅游,阳朔那喀斯特地质所形成的秀丽风光确实让人流连忘返,否则也不会有那么多的老外长居阳朔一呆就是好几个月了。作为中国最早开放的旅游景地,桂林阳朔一直是境外游客以中国旅游的重要选择,因此也常常遇到台湾游客。作为管理顾问,虽然这些年也认识了不少的台湾老师,但较少跟他们去聊起一般的民生问题。这次同车的台湾游客就有好几位,于是一路游走中有机会与他们拉起家常,聊到兴处,也谈起了民进党、国民党。

当然,笔者不是政论家,政治不是本博的话题。笔者兴趣的是此次旅游中与台湾游客交谈时所得到的一点感悟。

该些台湾游客来自台北,一家三口(女主人、六岁多的儿子及女主人妈妈)和几个朋友一起到大陆旅游。看得出,女主人是一个素质比较高的人。他们都讲闽南语,笔者虽然不讲闽南语,但因为老家是福建,跟他们也攀起了老乡。在笔者的眼中,台湾同胞都是福建老乡。因为两人都有一个差不多大的小孩,小孩的教育也成为两边交流的话题,大陆台湾两地小孩基本上都是六岁入读小学,台湾叫“幼稚园”,大陆叫“幼儿园”,一个字的差别不影响双方的交流,最主要的是大家的语言是一致的。交流中发现,两边有家长对小孩的教育同样都属于“中国人的思维”——望子成龙型的,台北与广州的收费水平差不多,家长一样都给小孩报这样那样的兴趣爱好培训班。这样的共同“思维”让笔者感到,虽然两岸相隔60多年,但与同宗同源的几千年的历史文化传统相比,这点时间实在不算什么。所以,也才会有在小孩教育上的共同思维。

台湾朋友也谈到,现在两岸的交流往来已经习以为常了,飞机直通后更为便利,感觉就是国内城市之间的往来。对民进党等政治力量的行为,在这些台湾朋友的眼中属于“闹腾”,纯粹为了选举的政治需要。民进党的官员们还不是一个个在大陆开厂办公司,赚大陆的钱。

马英九铁定要与大陆签订ECFA,其实也是迫不得已,民进党则是得了便宜还不卖乖。看到台湾朋友对大陆的积极向往,真的是可以感受到大陆经济发展对“中华民族儿女”的吸引力啊。所以,邓小平的“发展是硬道理”的确是硬道理。

不过,让笔者更为感兴趣的不在这里,而是两岸人民都有一个共同的文化价值观,共同的文化价值观是未来两岸统一的最大基础,用台湾人的话说是“最大公约数”。有这样的公约数,《三国演义》中的“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也就成了两岸日后必将统一的最有力注解。而民进党等政治人物的各种行为,从历史的角度看,无疑属于“跳梁小丑”的动作,撼动不了什么的。

在企言企,一个企业能够真正凝聚人心的东西是什么?基本的前提自然是企业要有发展前景,然后呢?笔者以为,最大的公约数自然属于价值观了。拥有统一的价值观,等于让员工有了统一的思想交换平台,等于“猪语”和“鸟语”可以共同对话。很多企业,特别是成长型的中小企业往往忽视了价值观的巨大作用,不去作理性的价值观提炼与梳理,不去为企业制订具有前瞻的远大抱负,无法让员工看到企业的发展方向与前景,因此员工感觉到企业没有前途。

如果说,民族的文化传统、价值观是历史潮流不“自觉”的自然而然形成,那么企业的价值观、理念则的确立则可以是一个有意识的理性过程,成长型企业以理性的思维投入时间和精力开展此项工作。事实上,对该项工作的投资不用花费太多,但其有形无形的回报却是巨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