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寻企业家信仰的力量(图)


——评张小平《刘永行刘永好首富长青:希望集团三十年》

余胜海/文

 

 

刘永行、刘永好兄弟是中国改革开放后第一批发家致富的典型代表,也是中国最活跃、最受关注的企业家之一。28年前,为了让孩子过年时吃上一点肉,兄弟四人卖掉了自行车和手表,凑了1000元开始创业。近30年来,面对数轮让无数企业沉浮起落的商业周期,一个又一个“明星企业”交替登场,一个又一个“问题富豪”黯然倒下,一个又一个暴利产业冷热轮回,而刘永行、刘永好兄弟却一路走来,30年屹立不倒、事业长青,谱写了最为成功的故事,堪称中国民企发展史上的奇迹。他们基业长青的秘诀也许可以用两个字概括:信仰。

在书中,作者张小平的思维并没有仅仅局限于刘氏家族的个案上,而是通过对四兄弟充满艰辛和波折的创业过程的剖析,去思考中国民营企业的发展及长青之道:中国企业家们应该走一条自律克制、实业创新的道路,才有可能实现基业长青。

是的,改革开放30年来,民营企业家无疑是这个舞台上最活跃、角色最为鲜明的一个群体,他们出身不同阶层、选择了不同路径、展现了不同姿态,但都是为了一个梦想在“狂飙突进”,那就是获得更多的财富。然而在中国这个特定的经济市场环境下,他们不得不去适应已有的游戏规则,结果却往往成为游戏规则的牺牲品和替罪羊。这是一群惶惶然不知如何自处的商业“迷羊”:他们选择了道路,却没有选择信仰。

在书中,作者张小平记述了这样一个细节:1988年,当时的刘永行、刘永好四兄弟准备从养鹌鹑转型到生产饲料,因此极需要一块土地来盖新厂房。他们的发展计划受到了当时的县委和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但却卡在了当地的县国土局手上。为什么呢?因为那个县国土局的某位领导曾经提出过索贿要求,却被刘民兄弟拒绝了。在索贿没有得逞之后,那位领导恼羞成怒,坚决不给他们修建厂房的土地。一气之下,他们只得忍痛割爱,杀掉了当时价值几百万的鹌鹑,腾出地方来盖厂房。

即便损失了在当时已经算作天文数字的几百万资产,但刘永好兄弟却仍然是相当幸运的,因为更多如他们选择“不作恶”的企业家湮没于那些官场腐败的深渊中。而作者在书中惊叹刘氏兄弟是“贫瘠土地上长出的商业奇葩”之时,实际已是相当辛酸的叹息。在书最后,作者引用茅于轼先生的话:“他们的曲折道路唤起我们对其他没有那么幸运的私营企业家的关注……一般人只看到企业家只是为了自己,可是,国家的实力最终取决于企业的好坏。大家善待企业家,就是帮助国家的壮大,最后也是帮助了自己。”在今日“仇富”声浪汹涌之时,茅于轼的这番用心良苦的话无疑起到了振聋发聩的作用。

刘永好曾对我说过这样一句话:“企业家都忙着赚钱,不知所累,我们赚了很多钱。赚更多的钱,没有太大意思,当财富和个人事业关联不大时,一定要寻找支撑上升的动力。没有信仰的企业家,或者是没有寄托的企业家,心态肯定不好,肯定会出问题。”

一个人真正的财富,是他的信仰和信念的力量。著名的社会学家周孝正用四句话概括了信仰的真谛:对大自然的心灵感受、对未知领域的敬畏心情、对社会公正的内心追求、对美好人生的情感寄托。

刘氏兄弟虽贵为“中国首富”,在他们的身上从来找不到社会名流和大富豪的派头。他始终操着一口懒洋洋的“川普”,很容易让人联想起福克纳笔下的南方土豪:执着、敏感又不失精明。尽管个人拥有数百亿财富,却从不穿名牌服装,总是乘坐最廉价航班,住低价酒店,顶着半个世纪不曾变换的发型,常与基层员工在餐厅共进午餐,最爱吃的依然是回锅肉和麻婆豆腐。兄弟俩的生活节俭,但对于社会公益事业和慈善事业总是出手大方,动辄几千万、上亿元。

刘永好的身上有着10几个头衔:全国政协常委、全国工商联副主席、中国饲料工业协会副会长、中国乳业协会副会长、中国光彩事业促进会副会长……在众多的头衔中,他最看中的是“中国光彩事业促进会副会长”。

接近刘永好的人这样向记者描述他:“刘永好是一个到哪儿都睡得着,不讲究吃穿,跟农民一样朴实的老板。”这也恰恰是对保持“创业精神”这一现代企业诉求的最好解答。

对寻找“生命中主要支配力量”,刘永行、刘永好兄弟有着强烈的渴望。他们不是信教徒,但他们知道企业家的责任和信仰是获得生命尊严的惟一途径。没有信仰,一切价值观都将无所依托。更为严重的是,社会价值体系一旦坍塌,世俗的脚步就会在文明的地毯上撒野!人活在世上,自然会形成对人对事对世界的某种态度,而尤其需要解读生活的意义。信仰,就是我们内心存在的一种根本信念、一种“终极眷注”。

刘永好、刘永行兄弟的觉醒和努力让我们感受到了信仰的伟大力量。我们希望商业人士都来读一读《刘永行刘永好首富长青:希望集团三十年》这本书,更希望越来越多的企业家在努力获取财富的同时能够像刘永行、刘永好兄弟一样去探寻一下人生最根本的问题。尝试将神圣的义务、有尊严的价值观、简单生活方式,与事业的发展融为一体。

 

(作者余胜海系资深媒体人、出版策划人、作家,畅销书《创业非常道》、《企业家大败局》、《解密中国顶级CEO》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