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认识中中国老一代漫画家是很优秀的,那时期的漫画享誉中外。而如今的漫画已经趋向平庸了,中国的动漫产业已经远远落后于世界了。可那时老漫画家们也无法逾越时代阶级的大动荡而带动中国整个漫画事业的发展。据说,如今很多仁人志士对中国的动漫很关注,很多留学生特意回国进行这方面的创作。中国的动漫事业的确很有发展的潜力。
中国人的智慧的让全世界人感到震惊的,如果是在一个自由环境下发挥的话。
读谢其章老先生的《漫画漫话》让我第一次接触中国的老一代漫画家,对他们开始有一点感性的认识了。可我并没有搜集和研究漫画的爱好,不像谢老先生对漫画的搜集痴迷,我只是想通过这本书对漫画有点史实的了解。匆匆看完,记忆也有些淡漠,仅仅留下粗略的认识。不过对我这个漫画的门外汉来说已经很丰富了。读书就“不求甚解”了。
这本书没有特意谈到对漫画的鉴赏,不过针对漫画界历史人物的介绍以及对一些漫画历史背景的探究也让我对漫画有了些浅显的较专业的认识。羞愧的是真说出点什么来,还是不行。这方面接触的书还是太少了。
经典动画《大闹天宫》作者张光宇,长篇滑稽画《王先生》的创作者叶浅予,耳熟能详的《三毛流浪记》创作者张乐平,《老夫子》原创者真相大白于天下的朋第而非王泽,多才多艺的漫画家胡考,能文能画别出风格的丰子恺,农村故事连环漫画《秃子的故事》赵望云,还有如孟尝君般人物的邵询美,这些都是漫画界的元老人物。
在我童年记忆中只接触过《三毛》和《老夫子》。记得当时一本残缺不全的《老夫子》让自己爱不释手,能笑上半天。在我记忆中还接触过漫画《黑猫警长》和《父与子》。可是前者本书没有提到,可能只是儿童连环画吧。而后者,在我一次在图书城淘书时才知道那不是国内的漫画。
中学时接触漫画唯一的途径便是《读者》。《读者》有专门的版面登载漫画。当时没曾想到去阅读专门的漫画画刊。映像中那肯定很贵!
谢老先生也想我们介绍了一些旧时的漫画画刊。那时的杂志封面不象如今都是影像图片,而是手绘图。难怪我看到些老杂志时都是如此。可能当时还不曾有数码技术吧。《上海漫画》,《泼克》,《上海泼克》,《俱乐部》,《时代漫画》,《漫画生活》,这些老期刊大都在抗战时停刊。通过漫画还了解到小品文与其的不解情缘。林语堂在20世纪30年代先后创办的三种幽默小品文刊物——《论语》、《人世间》、《宇宙风》。有众多名家投稿,办刊品位很高。而每个杂志都有一段曲折的故事。其中丰子恺和《宇宙风》的情缘很让人感动。喜欢欣赏漫画的人估计大都喜欢品品小品文吧!
外国的漫画历史有200多年了,无怪乎比中国前进很多。中国老漫画家之所以很特别估计是大都选用毛笔描绘的缘故吧。对先进的事物我们还是要学习的。中国“洋漫画”的启蒙教材《笨拙》,对国内漫画影响很大,它的期刊发行总数达到惊人的4962号了。但还是在1992年4月8日停刊。临终之时有151年历史了。这是国内任何一个期刊没法做到的。我们都是怎样的历史呀!忽然我意识到,原来期刊中,10000期是一个多么伟大的数字啊!
读书真的很好,总会发现新的天空。图书馆腾有漫画的书架该会是最后一学期经常光顾的地方了吧!在我内心中是很喜欢漫画的,也许漫画更能勾起一些童年的情素吧!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