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设计就是“嘿”


“嘿”的目的就是为了引起注意,甚至可以说引人注意是包装效果的首位因素。
人的心理活动是极其微妙的,也是难以琢磨的,在商超里,你是因为需要才买那些产品吗?我老婆说去买包盐,我忘了提醒她把多余不用的钱留下,从超市回来的时候,她用脚踢门,因为她两只手全提着东西。得承认,人们往往是在凭冲动去购买商品。商品包装对消费者的心理影响,美与丑,雅与俗,关注与排斥,这些心理上的情感,不仅男女老少各不相同,也因国家、地区和个人的偏爱而有很大的差异。所以,作为一个设计师,了解市场,研究设计形式因素和分析消费者的各种心理。只有这样才能准确地摸索到包装设计与消费者心理活动的规律,从而提高包装设计的效果,促使消费者产生购买商品的行动。

设计是被束缚的艺术
包装设计更是如此,包装设计最主要的功能是保护商品,其次是美化商品和传达信息。值得注意的是对现代消费来讲,后两种功能已经越来越显示出重要性。
设计一款包装,我们最直接的目标是激发消费者进行购买。制定商品包装计划时首先考虑的就应该是这一目标。其次,即使消费者不准备购买此种商品,也应促使他们对该产品的牌子、包装和商标以及生产厂家产生好的印象,为以后的行为做准备。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就是其中之一。他把人的需要划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要、 安全需要、归属相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现实需要,这五者以递进的形式存在。设计就是不同层面的满足这些需要。消费者购买行为既有购买能满足生理和物质需要,也有购买能满足社会和精神需要。

我曾在一篇文字里说过,包装是以“嘿”开始的一段对话,是为了交流。“嘿”的目的就是为了引起注意,甚至可以说引人注意是包装效果的首位因素。在我们可使用的商品包装设计元素中,色彩冲击力是最强的,尤其是成组出现的时候,去超市的时候,你可以看一下可口可乐公司的色彩战略,可乐是红,雪碧是绿,醒目是黄,健怡是白,只有蓝被百事拿去了。
商品包装设计要想让消费者记住,就必须体现商品鲜明个性特性,用简洁明了的文、图、形象,同时还要反映商品文化特色和现代消费时尚,才能让消费者永久记忆,用图文进行交流时务必要顺畅明快,不要拖拉冗长。

设计的方法问题
作为包装设计师,要赋予包装新的设计理念,就需要了解社会、了解企业、了解商品、了解消费者,然后才能作出准确的设计定位。包装设计的定位思想是一种具有战略眼光的指导方针。没有定位就没有目的性、针对性,也就没有了目标受众,随之,商品销售就会出现障碍,这也就失去包装设计的基础意义。

遵循设计的基本规律,才能做出产品需要的设计。前段时间流行的从国外传过来的五"W"设计思想定位(什么东西(What)?为谁设计的(Who)?什么时间(When)?什么地点(Where)?为什么(Why)?),在构思顺序上是有一定借鉴意义的。 在做设计时,一般对What,Who,When,Where都不模糊,唯独对Why的理解不够深入,这也恰恰是作为设计师所具备的最基本的素质。为什么会用这样的视觉形象作为设计表达要素而不是其他呢?仅是凭感觉而已,觉得好看就可以吗?那种不经过大脑思考的设计是永远不适合市场的需要;忽略了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再好的形式如果不能准确的传达商品内容,那也是失败的设计。

设计的定位问题
包装设计是一个体察他人感觉的行为,如果完全按照个人的意念、愿望来进行创作,追求和表现自己独特的观念、认识,并认为自已的思想走在普通消费者之前,而消费者根本不懂设计,不屑于了解消费者的思想,甚至责怪消费者不懂得欣赏自己的设计,这样的人其实只是一个孤芳自赏的“艺术家”,不是商业设计师。包豪斯的一位大师曾这样说-“一旦包豪斯失去与外部世界的工作及其工作方式的联系,它将成为怪人的避难所。”商业设计有时的确不允许设计人员的自由发挥,会压抑很多设计师的个性化语言,但作为一个设计师,我们应当记住设计最终是为传达信息,与客户、技术人员以及更多的相关人员的合作才能够更好的实现设计的最终目的。

设计的民族性问题
世界上每一个民族,由于不同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的制约,都形成与其他民族不问的语言、习惯、道德、思维、价值和审美观念,因而也就必然形成与众不同的民族文化。包装设计文化的民族性主要表现在包装设计文化结构的观念层面上,它反映了整个民族的心理共性。不同的民族,不同的环境造成的不同的文化观念,直接或间接地表现在自己的设计活动和产品中。如德国设计的科学性、逻辑性和严谨、理性的造型风格,日本的新颖、灵巧、轻薄玲珑而有充满人情味的特点,以及意大利设计的优雅与浪漫情调等,这些无不诞生于他们不同民族的文化观念的氛围中。

每个人对自己的民族的了解还是远远大于外来人士的,不管他多么大师,媚外是我们这多年的惯性,需要时间去逐渐调整,许多的经营者把眼光定位到世界高度去制定设计方案是无可厚非的,但让外国人去实现中式文化提炼的东西就可笑了,比如北京俏江南的平面形象,还有美国人给中国设计的房地产类标志(美国08计年鉴上就有)等等。

中国的近代包装设计起步比较晚,从有到优艰难蜕变,从最初的简单模仿,到最近几年的民族自信复苏,在包装上也有了很明显的体现,像酒啊食品啊什么的。从视觉心理上说,中国包装设计风格上的平稳、圆满寓意和形式上的完整性、对称性,其实也正是我国人民内向心理特征的社会意识的折射,不只是为了迎合,更是为了满足。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