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好班主任,就没有好学校


“老师不愿当班主任,这个学校永远不会好”
优秀班主任队伍该如何打造

 

    没有优秀的班主任队伍,就不会有优秀的学生和一流的学校——这已成基础教育的共识。然而,一些普通校的班主任队伍建设却堪忧,在岗的班主任希望换岗,任课教室不愿意做班主任。一支优秀的班主任队伍该如何打造?日前,记者全程参与了“李希贵校长优秀校长培养基地”关于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案例交流会。现将会议内容摘要整理,希望对基础教育领域有所帮助。
    李希贵现任北京十一学校校长,国家督学。去年,海淀区为李希贵等3位中学校长创建了“海淀区优秀校长培养基地”,李校长成了海淀区10位中青年校长们的老师。李校长这个“老师”不喜欢一人讲课10人听课,而是大家围成圆桌,讨论学校管理中面临的普通问题但也是校长有能力解决的问题。用李校长的话说,讨论就说矛盾和问题:说得越具体越好,角度越是不同越好;成熟的思考说出来好,不成熟的更好,最重要的是思维的碰撞,思考成果的共享。该团队每月举办一次活动。

 

    张校长:我现在很困惑的是好教师不当班主任。前年、去年、今年我们3年对老师的心理调试发现,三分之一的班主任有大病,如肾病,包括恶性肿瘤,他们超负荷,心里的压力太大,是由不幸福感造成的。家属也不支持女班主任的工作。有些女老师的爸爸、妈妈、婆婆、公公就打电话,说不能让这个女老师当班主任。很多班主任老师自己的孩子教育也出现了问题。我们给班主任老师加了很大的待遇,但也只是中等偏上,班主任老师觉得付出与投入不成正比。现在80后、90后的人的自我意识很强。让80后的老师统领90后的孩子,这对我们的管理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李希贵校长:你们学校现在的升学率是什么?


    张校长:三本是80%多,一本是40%多,二本60%多。


    李希贵校长:我觉得怎么定位老师的业绩很重要。光看升学率对老师是不公平的,必须看家长怎么评价老师,学生怎么看待老师,看教师在学生心理的变化上、人格的培育上的付出。老师做了那么多的工作,如果最后只看升学率,他就感觉特别不公平,很痛苦。我建议把老师的业绩重新进行界定,什么是真的业绩,我们真的要转变一下。打动家长、孩子,转化学生人格,一定要把这些看成老师最为重要的业绩。我们要想各种方法,包括各种精神、物质的、医疗条件的提供,各种地位的倾斜、教育方式的援助,想好多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总之,不管学校怎么样,老师必须愿意当班主任,只要这个学校的老师不愿当班主任,这个学校永远不会好。班主任的待遇要好,不仅仅是补贴,可以想尽办法,也可以是其他方面的,精神方面是十分重要的,真心地帮老师解决困难。要实行头脑风暴,让他们说出现在最无奈,最需要帮助,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然后投票,一条条解决。在进行头脑风暴,让老师说困惑时,他们不会提出无理要求,学校能解决的问题,他们才提。学校最重要的是评价,别的制度老师不大关心。评价制度越简单越好,要抓最要害的东西,要忽略细节。


    方校长:制度一定要简单。


    张校长:我明白了,我缺欠的是制度的后续的调整,需要激励老师内心的觉悟。


    李希贵校长:如果学生迟到了,就扣班主任分,扣两分三分,这样班主任的压力大。如果学校跟班主任老师分分计较,班主任就和学生计较。一计较,教育就无效。这样,学生家长不敬佩学校,觉得是班主任是希望班好,不是希望学生好。学校的立足点是班里每一个学生成功,不是立足于学校。这样的制度出来以后,家长和学生才会认可。


    张校长:任课老师在课堂上出现的问题,归罪在班主任身上,这在普通学校太常见了。


    李希贵校长:班主任地位要在学校确立得最高,如评职称、分房子,班主任优先,要为他们提供方便。不是光一个补贴,而是全方位的。


    张校长:班主任是以加分的方式体现还是别的?


    李希贵校长:完全分开,教学业绩是教学业绩,班主任是班主任,职称评定是职称评定,各个制度是分开的。
   

    高校长:我们要淡化对班主任的量化评比,提高班主任地位。


    王校长:用学校的标准评价班主任,不如让班主任提交一个评价标准,让学校去审核,学校根据老师制定的标准去评价。这样可能好些。


    李希贵校长:要十分重视各方面的利益分配,包括物质、精神的,职称的,而且要不惜代价。


    张校长:我们现在只能给班主任老师提供床位,在很多待遇的尊重上还是没做到。


    杜校长:校长要保证班主任评职称的优先。老师们比较在乎外出学习,我们学校第一批第二批外出学习的全是班主任。再比如,中午吃饭班主任免费,就这一点就显示出了班主任的地位就是高。


    沈校长:班主任的教育价值怎么利用?班主任工作室是很好的渠道。我们学校45-55岁的班主任很少。我们在班主任的选择上,要使班主任的结构合理。目前男班主任太少。班主任大气、阳光,带出的学生也会大气、阳光。现在45岁以上的班主任太少,他们不愿意当班主任。其实凭他们的经验,他们完全可以做得好班主任工作。


    张校长:我们的问题是尖端的优质的班主任如何传承?


    李希贵校长:在一些关键的教育环节要搞一些集体备课,比如,学校的文化纲要怎么让学生、家长接受,使之入脑入心?这需要示范班会,示范教育环节。再比如,一些敏感制度,如学生手机管理制度,这是学生最为关心的制度,这个制度的制订一定要慎重,怎么贯彻落实,这个教育环节必须进行集体备课,充分发挥班主任老师的作用。这样的活动每学期可以搞一两次。这样的活动不用多,但要触类旁通。


    沈校长:我们要给班主任话语权。现在,班主任的“婆婆”特别多,且每一项任务都是必须完成的。开班主任会时,班主任永远是听众。我现在要求,开班主任会时,年级组长布置工作只能说10分钟,剩下的全部由班主任说。


    张校长:我们全校的网上给班主任话语的空间,让班主任充分展示亮点,让他感受成功的喜悦。


    李希贵校长:一定不能什么人都能组织班主任开会,只有年级主任、副校长才有权力开班主任会。别的都没有权力开班主任会,没有权力通知班主任干什么事,只有权力问班主任。


    王校长:为什么老师不愿意当班主任,因为他觉得做班主任会影响他学术上的成功。如果我们能制造氛围,让班主任学术上也成功,管理上也成功,就会对其他班主任起到暗示作用:作班主任不影响学术上的成功。不能让他感受他作班主任是成功的,但在教学上是失败的。


    杜校长:王校长说的很对。我们学校聘了六个班主任带头人,学校正式发聘书,教学楼一层宣传他们,给他们报酬、名誉地位,然后让他们认领任务,一学期有几次研讨活动,我们学校班主任会议每次谈一个问题,每个人认领一两个问题。开班主任会时,让所有班主任参与讨论,在讨论过程中他们互相学习,有了解决的办法,同时也是一个发泄的渠道。


    张校长:我的问题是学校给予班主任的工作中,琐碎的多。


    杜校长:班主任工作做减法不做加法。学生能做到的,学生干部能做到的,让学生去做。行政上的工作尽量不让班主任做。我举个例子,以前我们教务给班主任下任务,每个学期结束了,得让班主任写评语。现在我就取消了班主任的这项任务。


    王校长:我校有几个老师非常优秀,但学科带头人没有他,只是因为他不是班主任。我们要给老师一种导向。班主任的教学好了,反过来促进他的管理。现在,班主任的教学不好,学科带头人做不了班主任,这个矛盾必须要解决。


    沈校长:如果有些老师当班主任时懈怠一些,造成一种感觉:这种人没有管理学生的能力,也许他一生也不用当班主任。但有些老师做任何事都要求完美,他一直当班主任。对于号称管理上不行的人是否让他一辈子不当班主任?


    李希贵校长:必须从正面抓管理,特别要从学生的志向、职业和人生规划,给每一个学生装属于自己的发动机。不能盯着学生的一次迟到等小事情。学生有自己的想法,学校的各项制度、政策告诉学生了,学生要自己认识自己,找到属于自己的课程,选择自己干的事。学校所有的项目对学生开放,学生如果没有人生目标、职业目标,就不知道选择什么。学生必须把自己想清楚。如果学生这样做了,老师对他有点不公平,他也可以理解,在这样的框架下,就不会出大问题。必须解决老师愿意当班主任的问题,我们还没有完全做到,但我们正在做。我校班主任和老师的待遇差别大,相比之下,班主任的待遇高。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