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调、格调与调情
今天的中国,非昔日的贫穷;今天的中国人,非从前紧紧巴巴的过日子。这一切均始于1978年以来的改革开放,想想今天中国一天创造的财富比1952年全年的总值还要多,到2009年,中国GDP达到33.5万亿元,跃居世界第2位。国际舆论纷纷预测:中国极有可能在2015年重回世界头号经济体的宝座。不仅如此,国家财政收入与1978年相比增长60倍,2008年就已突破6万亿元大关,外汇储备更是暴增1万倍,2009年突破2万亿美元稳居世界第一,尽管全球金融危机是如何的恣肆,但中国的外汇储备多得依然无所顾忌地增持美国国债,成为美国最大债权国之一。
试想在这样的环境下,又有多少企业及企业持有人不会暴富呢?1994的福布斯在中国第一次放榜,首富的身家是6亿元,而今的首富却是478亿元;随之而来的是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进入到全球1000强,甚至500强的名单中;在制造业的22个大类中,中国在7个大类中的全球份额名列第一,其余21个大类占比例均挤进世界前六,各个行业的全球隐形冠军比比皆是。
能说今天的中国没有世界性的影响吗?能说今天的中国市场不是世界性的前沿趋势吗?想想那来自世界各国的奢侈品有几个不是让中国人给不眨眼的买了又买?就关于西方人的格调,西方人的情调就真那么诱人吗?他们因啤酒而狂欢的根源是什么?他们因咖啡而闲适的根源是什么?他们因艺术而沙龙的根源是什么?他们因财富而俱乐部的根源是什么?他们因足球而振奋世界的根源是什么?仅仅是一种社交的调情与调侃吗?仅仅是一种生活的情致与情趣吗?仅仅是崇尚一种宁静与平和吗?仅仅是排解喧嚣与浮躁吗?那么中国人的松、梅、竹、菊、兰该当何解?中国人的琴、棋、书、画、酒该当何解?中国人的诗、词、歌、舞、赋该当何解?中国人的美容服饰该当何解?中国的茶庄、饭庄、酒楼、麻将馆该当何解?中国人的诚、信、礼、义、和又该当何解?
从前的家财万贯,真的算不了什么,而今动不动就是以亿为单位来统计财富,这将是一种什么样的气慨?想想真是让人难以停步啊!1978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有343元,到2009年达到了17175元,超过2万元的省份达6个之多。就贫困人口从1978年的3亿,锐减至2009年的4000万人,成为全球贫困人口比例最低的国家之一。老百姓心中的高档消费品,从开放之初的自行车、手表、缝纫机、收音机老四件,到后来的电视、空调、洗衣机、电话新四件,到如今的商品房、汽车、便携电脑、私家庄园的不断获求与追求,将会永远没有目标的。不得不承认,今天的中国人,的确比从前富裕了太多。对这种目标的拥有还不足以让人咋舌,就胡润2010年财富报告,中国有4000万个百万富翁,87.5万个千万富豪和5.5万个亿万富豪,还称这个统计还是相对保守的。据消息称,中国千万以上的富翁人数已经紧随美、日、英,力压德国,排行第四了。是不是到了这种阶段之后,就一定要去讲求格调,讲求情调呢?抑或是在调情于经济体能之下的人们呢?
何为格调?何为情调?何为调情?在庞大的中国经济体能之中,传统下的承演,只有血液是真的,只有皮肤是真的,只有黑头发是真的。其余的迷情与欲望,红尘与结缘,名利与虚伪,狡诈与本真,砺志与厉行,华服裘衣与纸醉金迷,大雅与粗俗的单向极端,企图与实力的对决,思想与文化的抗争,环境与追求的目标确定,生存权的保障与发展权的优越是否才具有格调的本质意义?但最终的结果只能取决于你的文化流向,或者说是你做为秉性的心智力量。格调与功利无关,与企图无关。真正的情调是需要成本的,它是需要物质基础与审美能力的。如果有人想去马尔代夫游泳晒太阳,你骑单车可以吗?你开拖拉机可以吗?当然你是有选择权的,但这种调情下的情调,是否就真的有格调呢?是不是就真能表现出你需要的情调?又会不会被有格调的人,或者是所谓有情调的人在调情于你呢?想想还是非常清楚的。
情调之于中国人,是不是因为其财富并没有沉淀发酵,所以还没有那种最为深厚的东西给他们垫底,因此,最多也只能算是跟情调沾沾边而已,大多数只是停留在调调情而已,何来格调?!看看那些贪官,有几个不是堕落在女人的地瓜裙下?说石榴裙算是太夸奖他们了。看看那些出事的老板们,有几个不是倒在自家篱笆边上的呢?那种动不动就想杀他或他杀或自杀之徒,那种动不动就想去包装上市之流,那种动不动就想炒作速成之辈,那种动不动就以权威的姿态出现之类,这能叫格调!?所以格调就有着它不同的至尚意义了,它需要的就是本质性的文化与内核性的思想,它需要有内涵性的高度与洲际性的文化广度,是需要有总揽性的社会责任的,或许只有这样的格调才可以任意地游走八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