拳师语录开门篇――功夫


 
 
老中医的一句话:“你的体质最好去练练太极拳。”让刚踏入不惑之年的我开始了一个新的旅程。在培训咨询这一行滚了这么多年的我,深知找到一个好老师是何等重要。寻寻觅觅满世界找了一年多,忽然发现最好的或者说最适合我的就在身边,就在我们小区里,就在我的眼皮底下,老天爷和我开了个不大不小的玩笑,送了我一份我当时并未意识到的礼物。
一转眼一年的时间恍如一瞬,从身体到心境都有很大不同,每每当“师父”随性而发的顺口说上几句练功要旨,总能触动我内心深处的某些神经,令我为之感叹唏嘘,很多我们在管理上花了九牛二虎之力想传递出去的智慧,在这里却变得那么简洁。我是个极其懒惰之人,从来不认为自己有写作的天赋,也对写日记深恶痛绝,但这一年内居然陆陆续续的记了十几篇拳师语录,忽然也有了冲动要开个博客好督促自己记些东西,想要抓住这些思维火花的贪婪终于战胜了我对写作的恐惧,至少这一刻我觉得自己有很大的愿望能开始这件事并一直坚持下去。
想了整整一周要用哪一篇作为开门第一篇,偏巧今天师父兴起对我们说起“功夫”两字的来源。一大早师父教了我们一个非常简单的基本功练习“绕手腕”,说我们只要有空随时随地都可以练练,看着师父那双大手在空中画出许多无规则的美丽圆弧,那感觉就好像在看一个舞者翩翩起舞,由不得自己一阵心动,恨不能立马也能舞成那样。师父让我们用手搭在他的后背上,感受他腰部和后背脊柱与肌肉的韵律,他告诉我们看似前面的手腕在动,但真正的力量来自后面的腰背,外面能看到的只是形,正真的力来源于内在,里面只是动了一点点,但传递到手上就放大了,需要不断的练习才能找到那份全身和谐一致的劲让脊柱微微抖动的力传递到手腕上,这就是在练内家拳了,练到后来无论从哪个方向过来的力量身体都能够顺势吸收或抵挡,我听得一愣一愣的。但当我自己兴冲冲地开始练习的时候,发现比我能想象得到的还要糟糕,完全没了师父那潇洒自如的味道,手腕和腰背简直就像鸡同鸭在讲话,根本是两家人,不禁黯然长叹:“师父啊,我要练多久才能像你那样啊,这辈子还有希望吗?”
师父笑了,说道:“你只要练就会有,所谓功夫,就是花时间去练,在古代这两个字就是指时间。学拳也好,练内功也好,没有其它捷径,如果你一定要问我有什么捷径,那就是每次练的时候把动作做对,这就是捷径。假以时日,你就会越来越有功夫了”
听闻此言我心中为之一震,就是那么的简单,真理总是那么的简单,所谓“功夫”就是花时间去练,每次努力把动作做对。
这“功夫”两字真是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忽然想到自己最近的一次北非之行,来回飞了两万多公里到阿尔及利亚给中建集团在那里的分公司管理层上了两天的课。由于路途遥远好不容易安排了这次培训,那边分公司管理人员又多,这次参加培训的人数破了这个课程的记录。本来沙盘模拟类的课程由于参与性极强对学员人数有很严格的限制,但这一次由于极其特殊的原因人数比往常翻了一倍,我从知道参加人数那一刻起就不断的在考虑如何在这种条件下保证每一个学员的培训效果。一直到上课前一晚布置教室的时候突然有了灵感如何解决演示和讲解的困境,而后两天的课进行得非常顺利而且每个学员都觉得获益匪浅。其实回头想想这个课我已经上了七年多,讲了几百场了,直到最近几年我发现自己在这同一个课程上还在不断的进步,这些进步是发生在讲课的过程中的,遇到了各种各样的情况,人数特别少或多,地方特别小或嘈杂或太大太空旷,设备突然罢工,突然的停电或突发事件,教具教材没有及时运到,大雾飞机停飞连夜改乘火车。。。。。。也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学员,好学的总觉得不够的,挑战的,抵触的,疲惫的,亢奋的,爱挑毛病的,困惑的一大堆问题的。。。。。。也跨越了各种各样的行业,各种行业性的问题和局面在课堂上层出不穷,在这个过程中我也学到了很多。现在回想这所有的一切我曾经认为是麻烦的原来都是我的财富,他们都是来帮助我提升“功夫”的,不然那些“灵感”从何而来。
有时候卖课的培训顾问们会和我说:“金老师,我真佩服你一个课讲上几百遍还那么有激情!”在我心里很深的地方我知道,只要我一天还在讲,我就还在进步。每次都会有新的学员参加,都会有新的情况出现,会遇到些很特别的行业,只要继续做,每一次都努力把事情做对,“功夫”自然会与日俱增的。
这是我这辈子第一次写博客,算是我的处女作吧,我特别邀请我十岁的女儿为它画一幅插图,画画是她的最爱,她从幼儿园小班开始坚持到现在,她在画画上的“功夫”远远的超过了我在写作上的“功夫”,又想起了师父讲过的另一句话,在“功夫”上,没有聪明和愚钝,只有是否坚持的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