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科在深圳清林径和第五园四期最后一个单位,两盘依次在深夜开盘,价格均低于市场预期,当夜还有8万元优惠特赠,如此一来,酿成行业内降价的示范,据称,已有近20个在售与待售楼盘准备跟风。
在重庆,既便有着重庆媒体所广泛传颂的政府“温柔一刀”,然而二次购房的实名查核制已将市场原有的种种预期击破,房价下降已是时间问题。在昆明,居住的刚性需求因为城中村大拆迁而骤然增大,加上因为种种环节问题而导致商品房供应严重短缺,所以就连二手房租赁市场价最低也上涨了二成。这种状态下,手中有房的开发商,寄望于这一档期的需求红利,所以价格坚挺。前天在俊发空间俊园,公寓均价1.9万,26层以上的200米大平层已然是2.4万,一套总价超过500万。然而,这种市场夹缝里求高价的策略显然难敌更大的宏观政策,投机潮的消褪和二手房贷的门槛业已重新划分了市场,新的定义之下,开发商的战略转型要比价格挺市更显理性。
为什么总是由地产老大万科来担当降价的引领者呢?又为什么大家总是对价格敏感至如此地步而同时却对更多的宏观需求集体忽略?为什么少有谈论城市与社会价值的开发商而只有房价操盘手?为什么总是要到最后才羞答答地告诉大家:我现在诚恳降价了?房价的怪圈,套住我们,套住政府,也套住房地产整个行业多久了?
这个怪圈,一轮再一轮,圈得房价地价和人都是起伏不定。这一起之中,可以不劳心不劳神,坐地生财,于是让许多的人、资本、机构一拔拔投了地产,买了地产,也让中国地方政府有了无穷无尽的卖地冲动。而一伏之下,又有多少投资客仓惶出逃,又有多少企业因资金不继而叹息,更有地方政府惶惶而不可终日。而之所以走不出这个怪圈,是因为了巨大并超乎寻常的利益诱惑。因为利益太大,所以遮蔽了一切,这其中,也就包括了社会集体心智、价值观和许多的微观及宏观的要素。
经历一番番风雨,或许,我们整体社会才会懂得,原来资源都是公共的。这个公共还不仅仅是那些城中村的村民和打工者们,那些80后90后和公务员们以及各业富豪们,同时还包括了更大的客观自然和生态,包括了社会经济、文化、生活与城市以及个人价值的丰富腠理。所以,所谓的房价高与低,涨与跌,其在本质上,是一种社会整体均衡与协调的呈现,并非任何单方面的意志。一旦发生了房价的争议,也就意味着这种公共能源在介入。因此,公共性,也势必为我们每一个人带来对公共利益的考量,并在土地、房价以及城市配套中融入公共的关怀,学会懂得尊崇自然和敬畏公共。
而一旦至此,房价的怪圈也就自然得脱,万物归于其本来的价值。那个时候,涨不涨,降不降,已然是不存在的问题了,而中国社会,更不会为此而烦躁心焦。至于消费者,可以选购,选租,宜居即可。而不宜居的城市,在那时也就用不着再建设什么了,那些资源枯竭、人文不举,价值不倡之地,也就让它自行废弃,花它个一百年,请自由大师来好好修复。那时,城市会天天见到彩虹。
记录激动时刻,赢取超级大奖!点击链接,和我一起参加“2010:我的世界杯Blog日志”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