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产讲传5:为城市增加一些厚度


    09年夏天,刚刚到昆明,就考察了两个项目,一个是西山区的土堆城中村改造,另一个是五华区的苏家塘再生计划。看了土堆的原规划,就直言落后了五年,需要全新设计。当时大家不以为然,两个月后,开发商方面传来消息,所有规划推倒重来了,直到今天,还在等着过规。


    也就是那一次,与浙联地产的邓总在翠湖边的青鸟有了第一次沟通。也首次了解了苏家塘项目的初步构想,而最初的规划设想,是出自今天上海世博会总设计师吴志强院长的手笔。除了一个定位于昆明学区的城市中心品质住区外,还有一个创意斯坦福的产业经济构想,以及一个精致的时尚商业坊。基于共同的一些理念,我们都谈到了项目的定义,谈到了昆明这座城市的未来。七彩云南,千年的滇池春城,独特的多元民族融合文化,上苍所赐的天然温度,等等这些构成了昆明地产应具的不凡格局,所以,我和邓总也畅想未来,无独有偶,共同都谈到了云上。云南、云计算、云生活直至云上的生活与创意乐活之城。这样,一个项目的案名,也就自然而出了,也因为此,我们成为了这座云上城的战略合作伙伴。


    一个地产项目,如同在城市中出演的一幕戏剧,有好的编剧,好的导演,再加上好的演员,是可以为城市的舞台演绎出全新的内容。这样的地产,已不仅仅是能让观众购票入场,而且还可以为城市增添过去不曾有的风采和内涵,同时更鼓舞这座城市,使之成为未来前趋的支点。在我看来,但凡有价值的地产开发,都具这样的功用。而在中国地产界,拥有这种思考与眼光的,不过尔尔。对于昆明这座后发城市而言,如果能够拥有这样的开发企业,会是昆明的福气。


    2003年参加天津海河改造时,与泰达城市开发公司共同合作,以1.2平方公里的规模造泰达城,并启动径流42公里长的海河两岸改造工程,在当时,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城市再生举措。所以,为这一战略所提出的第一个口号就是“有多少城市可以重来”,将天津置于一个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宏大时空节点上,从而定义项目开发的价值,牵引城市的愿景。第二年在西南,为首座直辖市北部新区推出“重庆向北”时,推动的版块达到了136.36平方公里,按照官方的说法,这四个字让重庆北部新区的发展整整提速了三年。我想,这个时间速率,应当是领导们按土地的级租地差计算出来的,预计三年后的土地价格,在当年就得以实现了。今天的北部新区,业已扩展为规划总控制面积1200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区150余平方公里,可供开发建设用地400平方公里的“两江新区”,其未来的工业总产值将达万亿。如此说来,“重庆向北”在客观上为“两江新区”的达成是功不可没的。


    有时候与一些开发商沟通,总有一些意见认为,我提出的一些观点总是过大,不落地,不好操作。我就呵呵一乐,告诉他们,有一些东西是不能落地的,就象脑袋不能长在裤裆上一样。落地的工作,自有手脚,头脑的工作,则是战略价值的考量。一只杯子,可以作为盛器,用来端茶送水,这样的杯子比比皆是,还有一种杯子,则是艺术品,端茶送水的功用自不待言,却是许多藏家的喜好,这就是不同的价值取向。城市与地产,二者之间千丝万缕,有着复合的多元价值,倘若只能看混凝土框架,这个开发商大概也就只能当当建筑包工头了,最好别当开发商,市场稍一改变,消费者的口味稍有更改,就一定会消受不了的。这样的事情,不是比比都是么?


    在云上城,围绕苏家塘搜寻了许多遍,从翠湖到云大,从讲武堂到西南联大,从华南理工到莲花池,用脚来体验,倾听城市与土地以及文化的声音,感受历史与未来的之间的无声之动,所以,最后才得以推出“人文梦想一脉传世”的语句。又让设计师用心描了一张云上地图,算作是为云上城赋予应有的城市人文内涵。现在,项目售楼中心已经建立,而未来的市场预期,大家也是看好。然而,对于更多的可能,依然是需要认真思考的,所以,我的工作以及老邓的工作,还有同事们的工作,尚有未来的许多。






    城市的人文,城市的生活,以及城市的情感,都是我们必须仔细考量和收纳的,也是今天和明天的开发商必须做好的功课。把好城市的经络,理清城市多元的格局,领会社会愿景的趋势,这样,一项地产的开发,也就等于再次唤醒了土地,再次为城市增添了新历史与新人文的厚度,自然也就创造了一种新生活,同时,为这座城市的明天,提供了更多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