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树皮里的阿司匹林:百年老药的新功能稿源:南方都市报 2010-07-01 作者:江华
科技改变生命
世界上很多老药都适应不了环境和人类疾病的变化而遭到淘汰,逐渐由人类的救星变成了人类的禁忌,而一种从斑驳的柳树皮里诞生的老药却一直有令人惊喜的年轻的新功能———一百多年前诞生的阿司匹林成为药坛中的传奇之一。
十年损失将至5580亿美元
世界心脏病学大会每两年举行一次,有全球上千名心脏病专家进行交流。这款老药再次被全世界的科学家提及。北京大学的专家霍勇在近日举办的世界心脏病学大会上表示:“中国普通人群对阿司匹林一级预防的使用率尚不到10%,,与美国40岁以上普通人群50%的使用率相比差距巨大。我们非常需要像阿司匹林这样廉价且有效的预防手段来预防心脏病。”
资料显示我国每13秒就有一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有数据预测,从2006至2015年,仅在中国,因心脏病、中风、糖尿病的并发症所导致的费用就将达5 5 8 0亿美元———在目前具有挑战性的经济背景下,这对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家庭来说,都是要命的数字。
疾病预防的淡漠与忽略
从1897年被科学家们成功合成至今,阿司匹林已经成为百年不衰的明星,熠熠生辉,而且仍在散发新光彩———从最初的消炎镇痛功效,慢慢被发现更多的适应症,近10年来还被研究可以用来防止中风、白内障、抑制肿瘤,降低癌症患者的发病死亡率,其中对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尤其引人重视。
最有价值的发现是科学家证明阿司匹林有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而血小板聚集又是血栓形成的最主要原因。由此,阿司匹林有助于阻止血栓沉淀,也就预防了心脏病和脑卒中的发作。
2007年结束的一项有79439例问卷调查、长达24年的随访研究显示:长期使用阿司匹林,每4例死亡可以避免1例,心血管死亡、冠心病死亡和脑卒中死亡风险降低38%,显示了长期应用的重要性。然而,阿司匹林的功效在中国并未得到相应的重视。
全球市场调查公司G MI于2008年进行的一项调查表明,只有1/10的被调查的中国人认为对心脏病发作和脑卒中的危险因素“非常了解”;51%的被调查者说从来没有跟医护人员谈过使用小剂量阿司匹林预防心脏病或脑卒中发作。另外,14%的被调查者此前曾被建议使用小剂量阿司匹林,但没有坚持使用。
经典老药亦不能乱吃
2009年,中国SFD A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了拜耳100毫克拜阿司匹灵肠溶片用于心肌梗死的一级预防。到目前为止,世界上已经有50多个国家批准使用小剂量阿司匹林预防心血管疾病初次发作。在全球范围内则被批准用于预防复发性心血管事件。
一项由WH O、美国N IH的项目研究显示,在发展中国家使用阿司匹林,如果“国民规律使用阿司匹林,将能防止25%的心血管事件”,有规律地使用阿司匹林对预防心脏病具有非常高的价值。
临床医生认为,如果没有禁忌症,阿司匹林需要终身服用,每天坚持服用1次阿司匹林就足够抑制新生成的血小板,对人体产生持续保护作用。专家说,一般人停用阿司匹林48小时后保护作用即丧失。这也是为什么阿司匹林标准的服用方法是每天1次的原因。
然而,阿司匹林也不是万能的,一些人是不可以服用阿司匹林的———患有贫血和出血失调症的人就包括其中。阿司匹林也可能产生副作用,较严重的是导致胃肠道出血和胃溃疡。
药学专家说,在未咨询医生前还是不要乱服用阿司匹林来预防生病。毕竟,再神奇的老药,也会有风险。
南都记者 江华 实习生 刘莎 林海祥
记录激动时刻,赢取超级大奖!点击链接,和我一起参加“2010:我的世界杯Blog日志”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