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药界“奥斯卡”出炉 哈药、国药纷卫冕
稿源:南方都市报 2010-07-01
作者:梅勤
日前,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正式对外发布了2009年中国制药工业百强企业的最新排名。哈药成为卫冕冠军,4家工业企业规模跨越百亿元。此间同时出炉的2009年度医药流通百强企业名单显示,国药集团当仁不让地继续称雄老大,8家商业企业超过百亿大关。
去年我国医药工业产值首超万亿
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监测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医药工业总产值首次跨越10000亿元大关,达10048亿元,比2008年增长19.9%;产品销售收入累计完成9539亿元,同比增长21.31%;利润总额突破1000亿元,同比增长19.05%.
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所长林建宁分析,2009年,制药工业百强企业的整体规模提升,合计销售收入3392.66万元,同比增长25.10%,但增速比2008年降低0 .89个百分点。其中,前十强占据了百强总体的42.27%.
数据显示,从利润率来看,2009年,我国制药工业百强合计销售收入3393亿元,同比增长25.1%,高于制药工业整体销售收入20.8%的增幅;制药百强的利润率达到11.7%,高于全国制药工业10.4%的平均水平。
其次,制药百强的规模在进一步变大。2009年我国共有原料药和制剂生产企业4696家,其中制药百强企业的下属子公司有521家,数量占比仅为11%,但销售金额占比已经达到42%.另外,2006年制药百强第一位的销售收入仅72.7亿元,到了2009年,这一数字已经超过100亿元。此外,制药百强规模的底线也在上移。2006年进入百强的企业规模底线为6.6亿元,而到了2009年,这一门槛提高至了8.9亿元。
前十集中度5年后达60%
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底,我国制药企业规模在80亿元以上的已经有6家,其中哈药、石药、上药、修正4家企业跨越百亿元大关;规模20亿元以上的企业已超过半数,共计53家,比2008年多15家,比2007年多24家。
业内人士指出,中国医药行业未来的竞争格局演变将呈现以下趋势,即未来10年,医药市场处于向块状同质化市场过渡阶段,前三名的市场集中度将会大大提高;但随着市场格局的进一步演变,市场格局将进一步从块状同质化市场向团状异质化市场过渡,行业前10名的市场集中度会提高,预计在2015年达到60%.
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陶剑虹介绍,去年,中国制药工业百强榜共有悦康药业等12家企业新进榜,东阳光实业等40家企业的排名相比2008年有所上升。
陶剑虹特别指出,值得注意的是,拜耳医药、西安杨森、辉瑞制药、诺和诺德、上海罗氏5大外企占百强总体比重就已经超过50%,占去了半壁江山。
相关新闻
流通业整合效果初显
市场集中度提高再提高
日前,由中国医药商业协会组织的全国医药流通企业2009年度销售、利税总额排序工作完成,2009年度医药流通百强企业名单揭晓。
入围底线提升1亿元
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度医药流通百强企业的入围底线已由2008年的7.4亿元提升到8.5亿元。销售规模超过百亿元的企业有8家,它们依次是: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上海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九州通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医药有限公司、安徽华源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医药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百强企业中,销售总额超过50亿元的企业有18家;过30亿元的企业已达到33家;过20亿元的企业有38家;有86家企业销售规模超过10亿元。从百强名单中不难看出,医药流通领域在实施规模化进程中又向前迈进了一步。
分级管理可望加速行业整合
去年新医改开始实施后,医药流通企业在获得成长空间的同时,洗牌也在加速。据悉,商务部接管医药流通领域之后,各相关部门和协会正在积极讨论制定《全国医药流通行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
知情人士告诉记者,在《规划》的(征求意见稿)中,发展现代医药物流和对医药商业实行分类分级管理是规划的重要内容之一。分类分级管理对于一般性的物流企业,政府有关部门将按照不同评估指标分为A A A A A、A A A A、A A A、A A、A五个等级,A A A A A级最高,依次降低“分类分级管理将有望减少流通企业的数量,清理淘汰一批不规范经营或没有经营资质和经营条件的药品销售企业。”
据悉,为争夺新医改带来市场扩容,以国药控股、新上药、广药、九州通等为代表的医药流通企业正在掀起一轮在医药流通行业的并购和自建潮。国药集团,新上药的战争已经继华南、东南之后,开抵华北地区。
广药集团董事副总经理李楚源曾公开表示,在广药集团新一轮的全国战略实现了“中心开花”后,下一步,广药将在华东、华北、西南、东北等地“四面出击”,继续整合医药流通资源。
南都记者 梅勤
记录激动时刻,赢取超级大奖!点击链接,和我一起参加“2010:我的世界杯Blog日志”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