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零碳馆的启迪:低碳科学让生活更美好!


    作为一周内三次应邀进入世博会进行采访的少数媒体之一,我对世博会的了解仍然是少的可怜,无论是深度和广度都不足以反映上海世博会的丰富内涵。在偌大的世博馆里,我情有独钟的是“城市最佳实践区”的低碳示范案例。而在众多的低碳示范案例中,令我最着迷的是伦敦零碳馆。
    
    在伦敦零碳馆里我曾独享讲解员的一对一的解说;曾经在零碳报告厅内体验40摄氏度高温会议,感受碳排放使“气候变暖”,让“冰雪消融”;曾经向零碳馆馆长陈硕细细询问零碳馆的前世今生;曾经在颇有情趣的零碳餐厅吃掉盛食物的盘子。
    
    在伦敦零碳馆里我看不出一丁点都市生活的奢华,倒是看到满目的平民景象。报告厅与零碳餐厅里所有的家私多数是废物利用的创意产品。虽然看不见奢华,但零碳馆的整体设计处处都可以看到一种科学的低碳技术:
    
    房顶上戴着随风转动的五彩风帽,稍具物理常识的人,知道这是温压和风将新鲜空气灌进屋子里,将热气驱赶出去。在通风过程中,建筑可以利用太阳能和“江水源”系统对室内的空气进行除湿降温。
    
    在零碳馆两栋房子中间的地面上,密布着许多钱币大小的洞眼,这是一套先进的雨水收集和回收系统,这套系统收集的雨水供应零碳馆用水是绰绰有余。
    
    零碳馆的墙体入夜就会发出萤光,这是因为墙体上涂着特殊的荧光材料,墙体白天存储着太阳能,晚间释放时就会使导电的荧光涂料发出荧光,这样就使得展馆成为神奇的发光的房子。
    
    零碳馆通过玻璃窗户采光,并用采来的光转换为电能,让这些电能为馆内的一些用电器作为电源,利用窗户采光发电是零碳馆的重要看点之一。
    
    零碳馆利用生物能热点联系源对零碳馆餐厅内各种有机废物进行降解,降解后最终余下的产品还可以用作生物肥。
    
    世博零碳馆集高科技、节能、美观、有趣、舒适、环保于一身。这个案例告诉大家:科学的城市规划理念,先进的零碳技术,低碳的生活方式能使城市生活更美好。
    
    关于零碳概念,在前不久召开的世博论坛上,专家们颇有争议?有的说,还是以低碳命名为好,说零碳有点过,甚至有人说有商业炒作之嫌.另外一些专家则认为,低碳是一个定性的概念,零碳也是一个大概念,是一个努力方向。世博会零碳馆设计总监陈群慧解释说,零碳确实是一个努力的方向,绝对的零排放是不存在的。我们说的零碳,是指一个单元的建筑物内,碳排放与碳吸收之和为“零”,甚至是“负碳”!其核心概念是高效率,低能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