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发财不为与民争食 而是救灾救难


  很赞赏黄市长观点,政府发财不为与民争食,而是救灾救难!这篇文章生动演绎了这个观点,政府掌握了很多资源,但不同的当家人的理念、思路、资源配置的能力或者说重组的能力是不一样的,运行的结果自然不一样。政府履行公共服务职能当然需要钱,但政府不能完全依赖政策性资源、资金和垄断地位运作投融资平台,也就是政府发财不为与民争食。

  黄奇帆:现在(重组重庆国资企业)价值涨了十倍,我们好像也发财了,但这种发财它不是为了与民争食,在人家困难的时候趁火打劫,没这个意思。我们是在困难的时候是义不容辞,挺身而出,去救灾救难。所以有时候说重庆这些企业搞的很好是政府强势,我觉得是政府掌握了国际惯例,掌握了市场原则,掌握了国家政策,掌握了实际情况,合情合理,调度操作的一个结果。

  曾经有学者对重庆的经济发展模式做出过分析,他们得出的结论是:这是一种“公有制和市场经济的结合试验”。9年时间,黄奇帆用他的海派经验,助推了重庆经济发展的生机和活力。而外界也纷纷期待,他的视野、魄力和实力,能够继续地引领这座野心勃勃的中国最大直辖市创造出令人瞩目的发展加速度。

  2010年6月17日,在中国综合开发研究院发布的第二期“金融中心指数”排行榜上,重庆成为了名次上升最快的城市,排名由去年的第21位升至第8位。重庆金融业发展渐入佳境,因为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

  而在外界评论看来,随着两江新区、西永保税区以及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等“金字招牌”相继花落重庆,这个以码头文化著称的山城,在经过了工业立市的几十年历程之后,正在初步显示出向长江上游金融中心蜕变的华丽身姿。

  因此,期待黄奇帆市长在重庆有更大的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