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天堂绝不是地狱
——远行多伦多之三
周年洋
晴天时光照特别强烈,很多时间都让人感到刺眼。虽然如此,这种透亮总是让人心情愉快。一旦阴天或下场小雨,气候骤然有点凉意,身体上可能要经受一些考验,不过,让人头脑清醒,不会烦躁混沌。这种特征跟同纬度地区不一样,这可能是临近安大略湖的缘故。晚上8点多,阳光依然灿烂,9点多太阳隐去,黑夜才来临。这些都是高纬度地区的特征,多伦多处于北纬43.39度。
处于不同的地理位置,气候和天气都跟原来生活的环境差别很大,这多了一些不同的体验。这种体验中有一些挑战的成分,对于喜欢一成不变生活的人,这不是让人喜欢的选择,但希望有限的生命有尽可能有丰富的生活的人,挑战带来刺激,也激发人内在的活力,这是一种整体的压力,在压力下人的潜力有多大,可能连每个人自己都无法预知。
到一个新地方,起初可能觉得过得很慢,因为做每一件事情都要付出更多,可能不熟悉程序,可能语言沟通不畅,但也因为这样,办事效率不高,一天只能办一件事情,时间倒过得很快。这不,两个月时光就这样过去了。当然,该办的事情也办完了,工卡、医疗卡、小孩入学、入托、进LINC班、城市道路的熟悉、生活环境的熟悉等等。
在国内时,很多人对出国有一种情绪性的反应,好的认为是天堂,不认同的认为是地狱,很少客观理智的看待。
我认为,这里既不是天堂,你得自食其力,除非你放下自尊来这里混那点可怜的福利,但那点福利也只能得到很普通的生活。这里是一个金钱社会,金钱代表了一个人的能力和努力,有钱,大笔花钱会得到很好的服务,会得到人们的尊敬,要过得养尊处优,就得赚大钱,但那意味着要付出辛苦和智慧。当然,在这里,你不能按照国内的标准来看待那些富人,这里没有那么多通过腐败致富的机会,也没有通过权钱交易短期暴富的可能。那些富人的金钱确实来自能力和创造,当然,不排除极少的人利用非法手段致富,比如种植大麻。安.兰德哲学为何能得到这里商业阶层的认同,主要是因为兰德承认了金钱的价值和金钱背后的个人创造力的价值。
这里也不是地狱。因为这里有宗教文化,是一个慈善社会,制度上有许多维护弱者的安排。如果只有金钱社会的一面,那些在市场竞争中失败,或天生残疾的人将会陷入悲惨境地。可喜的是,整个的社会制度和社会中流行的文化是向弱者倾斜的,如果有困难,社会中有各种机构和组织来帮助你,政府也有相应的机构为你服务,当然这些组织和机构背后的价值观来自基督教。有这些机构和组织的存在,在竞争中失败的人,天生残疾或年老体弱的人依然能获得起码尊严的生活。据我有限的了解,没有工作、无生活来源,以及自有存款不超过1,500加币,自有住房的价值不超过10万加币单身人士,每个月至少有500到700加元的生活补助,三口之家可以获得1,100至1,300加元左右补助,这样的标准已经足够维持基本生活水平。如果申请人一直没有工作且生活始终处于一个很低的水平,社会福利金可以被无限期地领用。
当然,这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因为最差的生活也不错,有的人就不思进取,因为有政府养老,许多人一辈子只以快乐原则指导自己的生活,不结婚,或者结婚也不生孩子,宁愿像养孩子一样养好多狗就是不养孩子。这导致这里的生育率极低,总是要吸引大量移民才可以维持现有的人口数量,要吸收大量的移民劳动力来解决未来人口养老金来源。
人到中年,过一种跟以前完全不同的生活,虽然面对很多挑战,但其中蕴含的诸多可能性,让我乐在其中。对这个不同的国家不同的社会几乎备齐了全球所有的人种的城市,我要慢慢观察,慢慢融入,既然来了,就要按照这边的生活习俗、交往规则生活,崇尚这边人崇尚的价值观去追求生命的高度。
2010年7月11日于toron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