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宁:在变革的时代也要敢于做梦


“中国处在一个变革的时代,有很多事情,人们连梦都不敢做。很多年轻人身上都有梦,但是有时候不见得那么自信地表现出来,所以我们讲‘一切皆有可能’,去努力尝试,你的梦想总会成真”

编者按:

近日,李宁公司董事长李宁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专访,就品牌建设、公司治理、创业心得等话题回答了提问。李宁表示,“一切皆有可能”这一口号也是运动员精神的一种体现,即使身处变革的年代,也不要忘记持有梦想,要敢于做梦。李宁指出,在重要性上,梦想远比刻苦还要重要,没有激情的创业是无法获得成功的。

同时,李宁还就前段时间的富士康员工“跳楼事件”表达了自己的看法。李宁认为,中国应该出现新的商业秩序与价值观,并且要大力发展经济。但中国的进步并非一蹴而就,需要有一个渐进的过程。李宁建议,在这当中,任何人都有责任,任何人也不要太极端。

以下为李宁观点摘录。

李宁:

我做过运动员,追求过冠军,有成功和失败的经历,在建设李宁品牌过程中,就希望能够跟上时代的步伐,能够表现这一代人的智慧和梦想。

刚开始严格来讲,我也不是很有信心(它是否合适),因为这句话,后面是要有很多铺垫——就像对运动员来讲,我希望自己能够成为冠军,这得有好多铺垫。但是在过去十年,这又很符合中国的发展,也符合中国的社会现状,所以大家接受了。

我开始做第一件商品,试图做中国的体育品牌时,想表现出中国的文化,表现出体育的文化,这一直都没有变。李宁公司的第一个口号叫“中国新一代的期望”。

当然市场在变化,社会在变化,因此,在表现的方法和沟通方法要有所改变,要更符合现代人的需求。

就公司治理结构而言,我是比较推崇团队职业化,能够有各自的空间、责任和目标。确定公司的一个整体目标,并把它传承好。所以,作为董事会主席,我想更多是在公司的治理层面上贡献我的能力,那是我的责任和空间。与此同时,因为我是公司的创始人和股东,在公司重大战略决策上我是参与的,这是符合公司治理结构的一种模型。

就个人做事的风格而言,如果我的梦想,我自己能够实现,那我就不需要他人。但实际上要成就一个品牌,建立一家现代化企业,建立技术研发、工业制造、市场零售、品牌营销等流程,这不是一个人的能力,甚至不是一家公司的能力足以完成。

李宁要能成为世界级品牌,这期间,至少中国的化纤工业要成为世界级的,单个公司不能脱离国家、民族的情况去谈发展。所以同样的,在公司营运上也不能靠个人,我比较喜欢与我的同事、团队一起实现梦想。

如果说管理,其实我从一开始就没有天天坐在那儿管理过,我比较喜欢充分授权。即便是在公司治理结构还没有建立起来的时候,我的授权就相当多。

创业初期,可能会有过一些时候,我的主意、想法主导着某一款产品、某一种业务的模式,比如说当时做销售,那时候中国市场都太初级了,必须利用体育局和体委系统的一些体育销售网络,他们不太接受我们的这种商品和这种形式,那我的想法就是决定自己做专卖店,我这样想,他们(管理层)就这样做了。

但是随着公司的发展,我把我的一些想法强加在一款产品上,或者强加在一种生意的模式上,这种情况越来越少了,这也是公司成熟的一个过程。

我个人认为,一个董事会就像一个人,每个人有个人的基因,有环境,有不同性格。

我觉得李宁公司的董事会,就公司治理结构来讲,效率还是很高,但反过来来讲,中国正处于变革的时代,上述的结构有可能对于一些具体、快速变化的市场,反应不够快。在还不规范的市场环境下,太规范的公司反而也会显得效率低一点,这就看你追求什么了。如果追求更长远的目标,希望公司从资本,到决策,到执行、营运,都有一个有序的内部体系,有透明的而且可以不断成长的平台,一个可以实现大规模经营的平台,我想你肯定得放弃一些东西,那么上述的治理结构,从长远看还是有效的。

做人其实不需要有那么准确的计划目标,否则就会像机器。

有时候,学习一方面是为了追求,另外一方面是要获得自身的提升。我一开始学法律本科;后来在光华学管理。至于说坐在第一排刻苦,可能是大家觉得这个老同志还挺努力的----事实上,刻苦的人未必都能拿冠军,我们同学都很有出息,比我好。

我选人的标准是:首先这个人应该有梦想,如果他没有梦,他做事就没有激情,就很难持续地去把它变得更好。另一方面,专业技能也是需要的。最后,我们公司有公司的文化,如果能成为公司的一员,要认同公司文化。你不可能把那些跟你不很志同道合的人捏在一起;否则捏合一年两年还可能,但是时间长了就不行。

从创业一开始,我就困惑,到今天还在困惑。不同阶段的困惑,水平、层次都不一样。

创业阶段很简单,我第一次订货会,我们通过关系找来的经销商很热闹,饭也吃了,交流也交流了,最后他们拍拍你的肩膀说,小伙子有志气,这就完了。你说困惑不困惑?你不知道你做的对还是不对。

那到今天,我们已经做到这样的规模,你可以看到大量的同质化产品在市场上贩卖,可能今天的市场你会有机会赚钱,但这是我们想要的吗?为什么要做品牌的重塑,如果我们不去明确那些已经在我们身上留有的记忆,我们明确下来怎么做,将来也是巨大的挑战。因为我们现在所做的事,我们中国人过去没有做过,我想不光是李宁在做,也有很多中国人也在做,就看你是怎么样来发展,这个过程是有挑战的。

但是不要忘了,严格来讲我们还是需要改变我们的生活条件,改变我们生活条件会带来一些成本。你要说富士康(员工跳楼)全部都是企业的问题,我也不太相信,就是说这个问题不是一两句话解决的。我们有大量的人口,你不发展经济是不行的,但如何去解决,我觉得未来中国应该需要有一些新商业秩序、价值观;但中国的进步是一步步来的,每个人都有责任,每个人也不要太极端。

中国处在一个变革的时代,有很多事情,人们连梦都不敢做。很多年轻人身上都有梦,但是有时候不见得那么自信地表现出来,所以我们讲“一切皆有可能”,就是说----你去努力,你去尝试,你的梦想会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