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暴力支持 敲竹杠也难


  公然支持暴力,实在难堪。于是,那些支持所谓罢工权的人,就只好否定或者无视罢工必不可少的暴力支持,从各种方面找出种种牵强的理由,为罢工辩护。

  其中一个理由是,工人罢工,资方并不见得有条件马上找到替代者。新工人不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往往不能胜任工作。因此,即使允许资方解雇罢工工人,资方一般也很难采用这种办法。也就是说,工人具有某种优势地位,即使没有暴力因素,也可以迫使资方让步。不应该禁止工人利用这种优势地位。

  不难看出,工人的这种所谓优势地位,其实就是敲竹杠,或者说是机会主义行为。利用交易对方在某一时期的弱点,违反合同单方面提价。对方为了避免更大的损失,往往不得不忍气吞声,满足这种敲竹杠。

  看起来,这是一种无须暴力的罢工,也就是说,即使没有暴力,罢工似乎也可以取得成功。那些指责罢工必然伴有暴力的说法,是不靠谱的。

  当然,借此支持罢工的人并不否认这是一种违约行为。但他们会说,违约又怎样?合同就那么神圣不可侵犯吗?相比弱者的权益,违反个合同算什么。再说,就算是违约,资方制裁工人好了,看看到底谁的损失大。

  这种说法背后的态度很无赖,但不能简单地以无赖二字斥之,因为他们占据着“为弱势群体谋利益”的道德高地。需要用清晰的分析把他们从那个高地上拖下来,恢复他们“损害弱势群体利益”的本来面目。

  确实,许多时候,工人都可以以非暴力的停工给资方造成巨大损害。许多工厂的生产都不能随便停下来。高炉如果熄火,整个高炉很可能就要报废。已经开动的流水线,一旦停下来,就要造成巨大的物料浪费。葡萄园的采摘工人,在采摘期罢工两星期,就可以让葡萄园一年的收成付之东流。

  既然工人有如此巨大的优势,于是,资方不可能通过市场手段对付工人,他们只能谋求和政治当局的勾结,强行压制罢工。这种强行压制当然是邪恶的。

  这种说法看起来很雄辩,但实际上却禁不住进一步的追问。这个进一步的追问就是,难道市场经济就没有办法解决敲竹杠这样的机会主义行为吗?

  实际上,不仅是工人,在工商业中,许多人、许多公司都有机会给交易对方临时制造麻烦,利用对方的某种弱点敲竹杠。等4S店几千万的投资完成了,汽车厂商可以单方面宣布增加合同条款,提高汽车出厂价。等到工厂建设完成了,供电厂很有机会单方面宣布提高电价。到农民收获的时候,农业公司可以趁机压价。上游行业可以以停止提供原材料来敲诈下游行业。行驶在半路的油船可以给化工厂发电报,要求到港时提高油价。

  可惜,这种种的敲竹杠,绝大多数都只是纸上谈兵,是天真的想象,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如果有人想通过这种方式发大财,他基本上只能落个人财两空。

  为什么?因为市场经济的发展不是一天两天了,所有可能的骗局或者敲诈,都有人尝试过了,也因此,人们也早就有了防御之策。若非如此,市场就不可能发展起来。比如,人们至今想不出办法来测量“点子”的性价比,因此,曾经兴盛一时的“点子市场”终归于寂寞。这不是市场失灵,这是大大的市场成功。硬要开发这种点子市场,只能让各种骗子横行。

  用专门的术语来说就是,市场早已有了种种组织安排,来克服种种的机会主义。比如纵向一体化、经理人市场、信用调查机构、企业商誉,等等。当然,法律制裁也是重要的手段。

  由于市场已经有了这许多对策,因此,在一个多次博弈的市场中,贸然实施机会主义手段,反倒是不明智的。一时的得利根本不足以弥补日后长久的损失。于是,绝大多数企业都会选择遵守合同,诚信经营,不利用交易对方的弱点敲竹杠。机会主义行为虽然不能杜绝,一直都会存在,但不会构成对市场体系的系统性威胁。

  企业不能利用暂时的优势敲诈交易对方,同理,工人也不能利用两个星期的时间敲诈葡萄园主。如果他们敲诈了,或许在这一年会得到高工资,但以后不会再有任何葡萄园主愿意雇用这些无赖了。一年的高工资可以吃一辈子吗?因此,没人会做这样的傻事。

  可在现实中,分明存在大量的工人罢工。其中许多明显是在利用生产的某个阶段对资方进行敲竹杠。这些工人是不是傻啊?当然不是。他们一点也不傻。他们所以敢于敲竹杠,是因为他们知道,现行的法律已经捆住了资方的手脚,用司法暴力消除了资方应对工人机会主义行为的对策。

  在早期工人运动中,资方曾经使用过“黑名单”一类的对策,集体拒绝雇用工会会员。但很难想象现在还有哪家企业敢于公然采用这种其实完全正当的对策——企业难道不可以自由决定雇用谁不雇用谁吗?使用这种对策的企业不但要被社会舆论痛斥,还必定会受到司法制裁,或许是垄断,或许是恶意勾结,或许是歧视,可用的罪名不少。在这时,我们就看到了在背后支持工会的暴力因素——政府已经接管了工会的暴力,警棍和手铐代替了纠察队的棍棒和拳脚。

  正是因为具有这种优势的法律地位,可以借此排除让敲竹杠得不偿失的对策,工人才有机会进行那种敲竹杠式的“非暴力”罢工。但这种罢工当然不是非暴力的。隐藏在背后的暴力是他们能否取得成功的决定性因素。

  至于法律为什么会限制资方的应对之策,那是另一个社会发展和思想发展的课题。简而言之就是:在帮助弱势群体时,人们犯了已经犯过无数次的错误,只看到了看得见的,而看不到看不见的。表面上,是工会和罢工提高了工人的收入,看不见的,则是工会和罢工降低了更多社会底层的收入。看得见的是,工人只有通过斗争才能提高收入,看不见的是,严格遵守各方权利所造就的发展环境才是工人提高收入的唯一和最好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