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下午2点,我参加了由搜房网指数研究院组织的“2010上半年中国房地产市场总结暨下半年发展趋势论坛”,以下是现场直播。
共话嘉宾:
葛海峰先生 中国指数研究院数据信息中心总经理
李贵斌先生 北京光耀东方集团董事长
肖 劲先生 万科北京公司营销总监
陈 顺先生 中体奥林匹克花园管理集团总裁
张 杨先生 北京电视台《首都经济报道》资深记者
【主持人】接下来我们有一个对话,那么首先我们有请中国指数研究院数据信息中心总经理葛海峰先生,北京光耀东方董事长李贵斌先生,万科北京公司营销总监肖劲先生,中体奥林匹克花园集团总裁陈顺先生,北京电视台《首都经济报道》资深记者张扬先生。
【葛海峰】非常高兴主持这个环节,可以说中国房地产市场经历了很大波折,在国十条出台之后,整个市场波动很大,到目前这种状况来说,我们觉得已经到了量跌的状态,下一步怎么发展,其实大家也都比较迷茫,所以我们今天也邀请了业界的朋友,来跟我们分享一下他们的观点。首先我们想听一听开发商朋友对下一阶段判断,和自身企业会做出哪些调整,因为万科应该说上半年也是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而且北京万科差不多完成了近50亿的销售,所以我们先请北京万科的肖总给我们谈一下。
【肖劲】我们企业有一个经营理念,还是小心谨慎,我们总是把政策环境想象得比较严格,做好市场环境,没有什么太大向好的准备,然后去应对市场,因为我们不敢去做赌博一样想象市场会好等等,不可能,我们肯定还是按照原来的计划快速开发。这不是说我们没有判断,只是我们希望把事情都把握在自己手里,不要掌握在别人手里,所以我们希望快点干,这个是我们的策略。
【葛海峰】我注意到包括像万科下半年开始加快了推盘进度,包括低价入市,这是不是万科下一阶段的策略,包括北京的项目是不是都会采用这种策略来做项目推进。
【肖劲】这房地产开发的销售是有规律的,不是我们想什么时候能卖就什么时候卖,有点像种麦子,该收了就收,不是说自己能调控,很多人把这个行业看得特别玄妙,今天能够买,明天能够不买,我们认为它还是应该尊重自然规律,到了宣传的时候就宣传,到了开盘的时候就开盘,绝不会早或者晚,这是我们真正的操作手法所在。
【葛海峰】我们知道这一次政策的调整,主要是针对住宅市场,那很多人说,到现在这个时候商业地产又成了我们的机会,因为光耀东方我知道是专业做商业地产的,今天也邀请了李总来跟我们分享一下,您怎么看待下半年的市场,您是不是觉得商业地产已经到了非常好的机会去进入这个市场。
【李贵斌】其实中国指数研究院介绍了很多数据,市场的预测还是他们专业,我把公司的情况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有三块业务,一是综合开发,一个是商业地产并购,还有一个商业管理公司。其中管理商业地产这一块,自从5月份开始,商业地产回暖比较快,由于商业地产是投资收性地产,你想我在北京有一个光耀东方广场,有10万平米的商业,是不销售的,其中上半年的写字楼有5万平米,这是投资收益性物业,由于现在的资本市场还不是很成熟,储存存款的利率很低,但是商业地产这里会高很多,是比较合理的投资回报率,目前从销售这块的情况看,未来三季度、四季度我觉得可能是一个比较高潮的时期,至于房地产下一步的走向问题,我感觉目的已经达到了,就是抑制价格上升过快的目的达到了,鉴于这样的一个情况,在近期内国家不可能再出过多严厉的政策,因为整个的国民经济这一块还需要发展,谢谢大家。
【葛海峰】陈总在这个行业里面打拼了很多年,在这种市场环境下,也是希望听听你对下一阶段发展的看法。
【陈顺】我觉得所有的开发商遇到的问题都一样,在3月份、4月份买房要排队,政策出台以后,转瞬间买房的人没了。我记得北京台报道说还是有很多排队买房的现象,很多开发商开始做大量广告等等,但是谈得多,出售的还是少,所以我觉得政策达到了预期的目的。我觉得今年上半年,所有人对政策的理解以及效果都是无可置疑的,今天在各大网站出现的新闻媒体都说现在成交量已经很低了。那么下半年我觉得作为开发商来说,我们保守一点看,也不要期盼政策有什么松动。目前实际上在全国的各个城市的发展中,我们用了10年的时间在41个城市中有61个奥林匹克华远,包括在大连,和万科一墙之隔,开盘的效果也很好,所以我说再不同的城市面临的市场的情况,反映情况还是有很大差异的。
【陈顺】那么我说再一方面,从开发商来说,也应该自己来研究,像刚才万科提出来的,我们的产品怎么样,到底在这个情况上,我们应该做加法还是减法,我觉得实际上给了开发商很大的空间,应该把心静下来,把产品做好,应该按照这个既定的办法来做,我个人觉得下半年从政策的角度,恐怕不会有什么松动,但是在出台政策的时候,有很多限制词,有一些暂时的政策,什么时候退,怎么退,这些都是问题。就像刚才秦虹主任讲的,如果你把第一套房卖了,能不能按照第一套房的利率来执行,这些都还值得研究。我希望对北京这样的城市,应该和其他的城市要有所区别。过去的政策,包括两会期间,有三个字叫“差异化”要研究,实际上在国际的政策中,应该是很差异化了。
【葛海峰】肖总一会儿有很重要的会议,让他再给我们说几句。
【肖劲】刚才任总说政策调控没有达到目的,因为政府希望是价格降下来,量上去,但是实际上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价格降下来,量一定会减少,没有人会在降价的时候去买房,另外政策希望低价房降下去,高价房无所谓,这也没有达到目的。大家问的最多是中低价位的房子,我还很少听人说,买一高档房还连夜排号的,为什么,就是因为需求大,所以我觉得这个问题很简单,你想买的是中低价位的房子,千万不要等,等来等去也不会等到,如果买的是高档房,其实你等等也无所谓,这就是我的观点。
【葛海峰】您判断是高档房会有价格下调,中低当不会有变化。
【肖劲】我当然希望恰恰相反,我的想法跟国家是一致的。高档房可以随意,有钱人去买就好了,中低当房应该有一些控制。
【葛海峰】谢谢肖劲总,因为房地产一直是比较受媒体关注的,所以请张扬从媒体的角度给我们分析一下。
【张杨】我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些现象或者叫信号,我们一直在观察市场,看看市场当中发生了什么事情,对下一步起到什么作用,刚才好多老总讲到了关于新房市场的变化,我倒愿意说一说二手房的变化,在北京这样的市场来说,上半年受到信号调控最明显的就是二手房市场,特别是之前上涨过快的几个区域,已经出现了下降,但是我现在觉得,有一些跟新房市场类似的,在大部分的二手房市场并没有出现大面积的或者说大幅度的下降,这个是新房的叫量跌价滞差不多。可能这个原因是因为,一个是小业主的资金需求不会像开发商那么迫切,再一个可能也是他们对市场的判断有一些观望情绪,不过我觉得就是从6月底、到7月初整个的情况来看,一个叫成交量的下跌幅度逐渐平稳,成交价下跌幅度也在平稳,但是有一个问题我觉得应该警惕,就是租金在近期内上涨,显然使另一个市场不太理性,我觉得这个租赁市场不理性会造成传导效应,请大家警惕。
【张杨】再一个我刚才仔细研究了中房指数研究院的的报告,有一个数据可以琢磨一下,叫整体今年供应的体量非常大,对于很多企业来说,可能意味着有很多企业可以去拿,但是整个上半年大家可以看一看,究竟完成了多少,22%,这个数字让我们有一些不太理解,或者说有一些疑问,我不知道是因为整个房企在市场当中调控之后,有一些看淡的想法,还是说确实现在土地的供应量从供应情况来看也有限,之前跟很多朋友聊过,大家最关心的就是房价降不降,但是有一个问题,一旦后期的土地供应量涨不来,可能很多房企不会下降价格,因为供需关系的改善没有变化,我们看到,包括刚才提到的,现在没有办法统计北京市的购房需求有多少,但是确实有很多低价项目受到热捧,但是如果土地价格不够低,这个房价肯定就有一个问号,谢谢大家。
【葛海峰】针对张杨这个问题,请陈总给大家分享一下。
【陈顺】我觉得在这个问题上,开发商是被动的,所有人都是被动的,只有政府是主动的。我们现在宏观上有一个计划,一年有多少,全国的土地的供应有多少,包括各个省市还有土地的指标,这个没有问题,但是你一年的年度计划,你这个月度计划做不到这么准,你不知道下个月推出什么样的,你只能够基本上在公示内的时间,或者是比这提前几天,才能够知道未来土地的基本情况。现在目前我们所看到的土地的供应量在减少,那么张杨刚才实际上的意思,我个人理解就是价格没有下太多,那么土地供应量下落很大,可能今后由于这种情况,会支持价格不会下降。所以不管怎么说,开发商在这个问题上,我觉得是完全被动的,今后的很多政策的出台,最好不是被逼出来了,而是在常态的情况下研究出来的,可能就会好一些。像房产税,实际上现在是在市场高压的情况可能会出台,也可能会延迟。很多的政策出台,如果在常态的情况下研究出来,那么和一些在完全被动之下紧急出台有很大区别。
【陈顺】我个人觉得下一步的市场变化,就是暂时的政策,什么时候划句号,什么时候退出来,谁也说不好。北京出台的限购量,一个家庭只能够买一套房,是起了很大作用,人们会总去选,不会轻易买。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可能市场会存在一些变化,开发商也都横向在看,在看过去的一些地王,他们活得怎么样,地王现在活得还不错,或者说还没有到达互相兼并、重组。我觉得还有一个,就是说看看我们土地的交易市场的现场,和那个股市一样,人家问什么时候买股票,说看看报纸卖得快的时候,人很多的时候就是卖,什么时候没有人去买报纸了,这个时候应该买,我觉得我们的土地交易市场,什么时候举牌200多次,这是非常情绪高涨的情况,这个时候应该稳定一些,人们应该理智一些,什么时候交易大厅有流拍的,或者有两三家举两三家,这个时间就可以了。
【葛海峰】您给政府的建议是政府推出土地的时候,不是提前几天公布,而是一次性把这些地块都推出来。
【陈顺】我希望是这样,如果按年的做不了,能不能按季度,如果按季度不可以能不能按月度,或者按城区来进行,这样市场中的主体也会有一个思考,另外消费者也知道,这样会比较好一些,所以我说能够计划性越细的,对这个市场指导会更好一些。
【葛海峰】李总请您再谈一谈刚刚这个问题。
【李贵斌】我跟陈总还有张记者的看法基本一样,我看一阵看到在电视上的论坛,是关于物业税的问题,其实中国改革开放才三十年,好多深层问题没有解决,其实房价也是一种供求关系,也就是说供不应求的时候价格就上去了,供大于求的时候价格就下来了,这次国家政策的目的是防止有些城市房价上升过快,但是在这之间,许多城市有的情况不一样。为什么讲供求关系,中国有60多万亿的存款,其中居民储蓄有30多个亿,你让他买房那可能吗。由于是一个供求关系,你看看你要盖多少房,有多少的需求量,如果需求量继续大,房子的整体还得升,这是一个客观问题。其实中国改革开放要走的路,都要走过很多发达国家要走的路,但是各国有各国的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但是其中有很多相同的地方,如果确确实实有这种需求、有这种需要,我看也并不是说什么时候是最低价,什么时候最高价,量力而行比较好,谢谢大家。
【葛海峰】听刚才您那意思,好像对房产税和物业税还是持谨慎的态度。
【李贵斌】我是做商业地产的,商业地产有两项最大的事情,比如你自己不用,你把这个房子租出去有5.5的房产税,这次政策出来之后,商业地产会觉得,这样就会平衡一下。还有是房价上升的原因,不管是商家炒也好,中介炒也好,但是不是真的有这种需求。
【葛海峰】最后希望每一位对下半年的房地产市场,不管对消费者也好、开发商也好或者对政府也好,有什么好的建议,用几句话给大家做一个总结。
【陈顺】我觉得现在目前实际上对整个的经济形势,包括房地产的形势,现在比较多的词都是“不确定因素太多”,出现了两难的情况。过分打压了又怕出现影响,当两难变成一难,可能所有的政策的方向性就会更加明确了。还有一个对于开发商来说,应该保持理性的观点,北京这样的热点城市,和外地的一些二线城市或者省会城市还是有区别的,应该采取不完全相同的打法,各地的市场,实际上有些市场还是很健康的,当地的政府也很支持,消费者也很理性,像北京这样的城市,可能在下半年相当长的时间,不会有什么太大的变化,这是一个基本意见。
【李贵斌】我说一句话,就是客观理性地对待市场,量力而行、健康发展,谢谢。
【张杨】我觉得房地产市场这半年有很多传言,我就希望下半年不要再有更多的传言,因为传言没有了,观望就没了,谢谢大家。
【葛海峰】谢谢各位精采的演讲,咱们这一场论坛到此结束,谢谢。
【主持人】谢谢我们各位嘉宾。
相关专题链接:http://www.soufun.com/news/chat/beijing/104/9576/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