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是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一个概念,是人类对发展的认识深化的重要标志。可持续发展按国际通行的解释,是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而写作能力的可持续性发展,是说大学生写作的学习和训练要既能满足眼前的粗要,又能适应和有利于今后的继续发展,要实现知识的继承与创造性的发展,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将知识仓库有效转化为“智慧工厂”,为自己搭建一个通向未来发展和立足社会服务的桥梁。
如何每日锻炼自己呢?还是那句话——勤读书多练笔。
1、每天十分钟,使自己保持一种状态,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练思考能力、练语言感觉、练书面表达、练布局谋篇,同时,这也是在积累写作材料。在练笔中,要有明确的读者意识(也可以叫市场意识)和角色意识,读者意识即你这篇文章是写给什么人看的,要明白他的需求。是写给学术刊物、专家学者看的、是写给通俗读物的一般读者的、是写给报纸的读者的、还是写给青年学生的……目的和对象不同,写作的体裁、内容、方法、语言都不同。如果你的文章是娱乐自己的,自给自足,当然不受市场制约、读者制约,如果要投稿,要公开发表,大概就逃不脱市场这只“无形的手”。你的文章再好,可没有要,这总不是好事吧。你的文章不符合人家刊物的需求,人家就不会登载吧。即便是学术论文,也要有“卖点”。学术期刊很讲究转载率、传阅率,没有这些东西它的权威性就上不去。转载率、传阅率的竞赛,实际上也起到一种“产销供求”规律的制约作用。所以写作的选题要讲社会价值,而读者要求、载体要求就是社会价值。
再举演讲词写作的例子:环境保护话题,如果是面对大学生演讲,应该如何写,如果是面对市民,应该如何写,如果是面对中小学学生,又应该如何写,多做这样的练习,有利于培养语言感觉,驾驭不同的文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