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说北京皇城根是天子脚下?


             皇城根■ 洪烛

   紫禁城是皇帝住过的大四合院,现在叫故宫。至于环绕巍巍宫墙的护城河,有一个挺俗的名字:筒子河。弄不清这名字是咋起的。自从紫禁城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基本竣工,筒子河便已开掘成形了,并且构成城池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景山望去,筒子河恰如一根碧玉的腰带,收束住皇气逼人的宫墙及角楼。而外侧,则是烟柳如织的街道、苍苔斑驳的民居,洋溢着市井气息。俨然两重世界。这是皇权与民生接壤的地带。
   紫禁城周围,约定俗成地称作皇城根。住在皇城根,真正是住在天子脚下了。跟皇帝做邻居,怎么也算是一等公民吧。所以皇城根文化,是京味文化中最贵族化因而最骄傲的一种。
   屈指算来,紫禁城里先后住过明清两代二十四个皇帝。
   皇城根地带,住过的达官贵人、皇亲国戚,不计其数。即使今天,风流皆被雨打风吹去,你在横七竖八的胡同里穿行,稍不留神,就会撞见遗留的某某王府,或某某官邸。想当年,可都是代表着皇恩浩荡的“赐第”。皇城根的子民,怎么能赐除尽骨子里的那份优越感呢?
   推而广之,整个京味文化,都隐隐约约地被这份优越感笼罩着。
   这份优越感在清朝时愈演愈烈。因为北京划分为内城与外城,能够跻身内城的,是清一色的八旗子弟。而原先的汉族居民都成了拆迁户,纷纷把家搬到外城。

   泱泱皇城,寸土寸金。即使能在边缘地带安营扎寨的,也肯定不无来历。即使不是正宗的皇亲国戚,也算得上是皇帝的远房亲戚,没一点裙带关系,怎么可能离皇帝那么近呢?当时皇城根的居民,称得上是世袭贵族,沾了皇帝的光,由国家供养着,不愁吃不愁穿,于是提笼遛鸟、唱戏捧角,甚至斗蟋蟀、养金鱼……这是一群在游戏中生活的有闲阶级,靠吃祖宗打天下的老本度日,相当于“食利户”。
   当皇权被推翻之后,树倒猢狲散,他们也纷纷成了破落户。只是积习难改,仍然在懒散中保持着近乎荒诞的傲慢与偏见。
   老舍的小说中有很多这样的人物,譬如《四世同堂》里的一位:“平日他很自傲生在北京,能说全国尊为国语的话,能拿皇帝建造的御苑坛社作为公园,能看到珍本的书籍,能听到最有见解的言论……”

   他们怎么也忘不掉自己年久失修的老屋,毕竟也是皇城根的建筑,门前曾经车水马龙、人来客往。其实那空空落落的栓马石,已是现实对历史的绝妙讽刺。老舍本人在正红旗下出生时,八旗子弟的风尚已衰落了。
   解放后,皇城根改叫黄城根了,恐怕是为了荡涤这旧名称里的封建气息。黄城根,再也不是八旗子弟的皇城根了。它进入了民主的时代。
   但是皇城根的文化并未烟消云散。直至今天,东黄(皇)城根一带,与南河沿大街平行还遗存有一溜花鸟市场,街两边的店铺颇具百科全书风格,什么都卖:从花鸟虫鱼,到古玩字画,甚至挠背的木制“不求人”也摆上了台面。别的城市的旅游商店,卖的大都是金属或塑料泊工艺品,而这里才是北京最典型的旅游商品市场,能找到最有代表性的纪念品:要么是活物,要么是货真价实的古董,譬如地摊上的几枚绿锈斑驳的铜钱,明眼人一看就知道绝对不是赝品……

   走在这条博物馆似的露天街道上,你能感受到八旗子弟怎么千方百计、别出心裁地游戏人生,有关玩的点子,他们似乎都已想尽了。你会长叹:他们哪来那么多时间,哪来那么多金钱,哪来那么多闲情逸致?这肯定很让现代人困惑。如今这条街走过的,大多是看客,而非真正的“玩主”。花鸟市场的生意,肯定远远不如清朝了。
   西什库本是明朝储存宫廷御用物资的十个库房,至清朝则封闭了。它之出名,乃是因为西方利用十库旧址建造的教堂,义和团运动时曾遭拳民围攻。所以说起西什库,我们首先会想到那座颇有欧洲风格的带钟楼的教堂。此是一景。

   西什库往北,就是西皇城根,这一带最热闹的地点是厂桥。据说原属宫城范围的西付库,是挖开了一段宫墙,而与厂桥相通的——有“一枝红杏出墙来”的意味。老北京人把这一段叫做“厂桥豁子”。可见市井生活的诱惑力与穿透力之巨大,即使等级观念的铜墙铁壁也非坚不可摧。
   东、西皇城根,遥相呼应,如同两条温柔的臂膀,拥抱着冷血的紫禁城。
   皇城根富于人情味的景观,还有许多。东华门外,有著名的“小吃一条街”,尤其是夜市,灯光与炉火交相辉映,合盘托出的是老北京传统的风味小吃:灌肠、炒肝、卤煮火烧、爆肚、杏仁茶等等,芳香扑鼻。我估计皇帝在时,若闻见的话,也会经不住诱惑而微服私访,迈着官步踱出宫墙。小贩是否会上前招呼:“客官,能饮一杯无?”
   这样的事情并不是没有发生过。
   一墙之隔,就是民间了。

 

2006年北京高考作文的命题就是《北京的符号》。最具代表性的北京符号有哪些?请推荐你最喜爱的北京符号。】

 
每个人脑海中都有自己认可的北京符号,尽管天安门、故宫、长城等都被公认。但是,仍然有些北京符号只属于个人或者某个群体。舒乙、肖复兴、刘一达、洪烛等受访者,用著作在书写北京的同时,他们对于自己认可的北京符号,有着一份难解的情结。这种心绪背后,更埋藏着对于北京难以言表的热爱。

           符号·北京                   新京报

  “京片子”是重要的北京符号

  ●舒乙(学者,中国现代文学馆前馆长)

  北京符号比较广义,很多东西都可以作为北京的象征。包括地标的、人文的、非物质文化的,一般人容易理解为北京的标志物。比如,北京有六个世界文化遗产,周口店猿人遗址、故宫、颐和园、长城、十三陵、天坛。到了今天,又出现了很多新的北京符号。像这次奥运会建的鸟巢和水立方,这些都非常棒,无疑也是。还有一些没有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但又非常棒的地方,像北海也是。

  北京有一些特别好的食物,只有北京有,它有历史性,有自己的个性,如北京烤鸭,一般的外国人到北京了,一定会到全聚德吃烤鸭,这就使它有代表性了。此外还有涮肉也有代表性。此外还有北京的小吃。北京的小吃以前一律都是清真,最有代表性的是豆汁儿。尽管一些人喝不惯,但是老北京人酷爱这个东西。这些有代表性的东西就是北京符号。

  另外,北京符号还包括北京话。北京话是比较特殊的。五四运动之后有一个国语运动,因为文言文不便于交流,白话文有各种各样的方言。国语运动就是确定一种方言为国语,大家都来说这个话,大家交流起来就方便了。最后以北京话作为母音来确定国语,这也就是解放后的普通话。而北京话是各种少数民族共同创造的轻快的、响亮的、幽默的语言,它与普通话有区别,被称为“京片子”,这也是重要的北京符号。

  有些北京符号被破坏了

  ●肖复兴(作家)  

  老的北京符号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皇家类,皇城类,像故宫、颐和园、天坛等等。还有一类是民间性的,最有代表性的是胡同和四合院———我觉得,这是最具代表性的北京符号。

  因为金、元、明、清好几百年的皇都都在北京,所以,宫廷文化比较浓厚。另一方面,北京又是一个平民的城市,胡同和四合院又是其重要的符号。失去了胡同和四合院的北京,就失去了魂儿了。

  新北京的符号从建立新中国到现在,我觉得一个是国家大剧院,一个是鸟巢。而民间的新符号,一个是什刹海,一个是798,还有宋庄。只有包括头、血脉和下肢在内,北京的符号才是完整的。

  但是,有些北京符号正在遭到破坏。很多的北京符号,在大面积拆迁中流失了,还有一些在翻建中被扭曲、变异、变形了,产生了历史与现实的错位。前几天,我看到在评新燕京八景。这是一个良好的愿望,人们希望北京变得更好。

  大妈也是北京符号

  ●李洪波(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研究生)

  大妈也是北京符号

  我是搞美术的,我不认为798是北京符号,虽然现在艺术很火爆,但是还是一个比较小众化的东西,可能还不如动物园、三里屯和秀水的关注度高。

  我觉得,北京的大妈对政治、社会、文化的关注程度,是别的城市都少有的,她们也是北京符号。

  

    物质与非物质的北京符号

  ●洪烛(诗人、作家)

  物质与非物质的北京符号

  北京符号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贵族化、政治化的;还有一类是平民化的、生活化的、市井化的。这两类符号以两个建筑群为代表。前者是天安门,包括故宫等皇家的建筑群,后者是前门,包括重建恢复的前门大街这一带,还有王府井。当然,除了这两个建筑群,北京符号还有很多。

  上述的两种北京符号带有怀旧性质。但是,北京又可以分为老北京和新北京。除了这些老的北京符号之外,现在又出现了鸟巢和水立方,这是新的北京符号。奥运会的举办,使得这些新北京符号和老北京符号并驾齐驱了,这些新符号和旧符号交融在一起,达成了一种平衡。

  在非物质的方面,京剧无疑也是北京符号,还有一些京味文化的东西。尤其是上个世纪,老舍的文学作品所表现出来的京味。这些在现在的北京符号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小,但是它确实不应该消亡。而王朔的“新京味小说”以及京味电视剧90年代在全国所产生的重要影响,也是代表北京文化的一个重要符号。这也是京味文化的延续和滋长。

  

   衣食住行都有北京符号

  ●刘一达(京味作家)

  衣食住行都有北京符号

  北京符号可以分为几个方面。

  第一,六朝古都的文化符号。如故宫、颐和园、长城、十三陵等古建筑。

  第二,首都的符号,主要是建国以后的建筑,如人民大会堂、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

  第三,北京特有的文化符号。如京剧、曲艺、工艺美术(燕京八绝)等等。

  第四,吃的方面,烤鸭、仿膳、涮羊肉等等,老北京的八大楼八大居。

  第五,穿的方面,旗袍、大褂等中式服装等等。

  第六,非物质方面,京味语言,还有一些待人接物的老礼儿。北京在天子脚下,对于礼仪很重视。鸿宾楼的王守谦是服务绝活儿老堂经的传人,他的服务经已经是北京老字号非物质文化遗产了。

 

无论是在中国人还是外国人的心目中,北京都有一些独特的符号,这些符号直接影响着人们对于北京的认识。那么,代表北京的符号是什么?是曾经护卫古都的城墙?还是纵横交织的胡同?是长城、故宫?还是现代化的中关村、CBD?是老北京的小吃?还是百年老字号?当然,我们还可以说琉璃厂、天桥、京剧、老舍、王朔……2006年,北京高考作文的命题就是《北京的符号》。奥运会之后,北京的符号又将产生怎样的变化?为此,我们采访了一些北京文化的研究者和书写者,并从众多描写北京的图书中找出了一些有代表性的著作,借此进行探讨。

 

北京的符号符号的北京

  三千年的发展史和绵延八百多年的建都史,使北京拥有长城、故宫、周口店、颐和园、十三陵、天坛等六大世界文化遗产,它们像一部部卷帙浩繁的史书,凝结着历史的烟云,记载着岁月的沧桑。这些世界文化遗产和北京的名胜古迹、以及相关的历史记忆,形成了厚重而博大的北京符号,通过文字、图像和声音的传播,在不同肤色,不同人群的脑海中构筑着不同的北京想象,牵动着人们的向往和遐思。奥运会的举办,更使得北京获得了一个全面展示自身风采的机会。无数的观众和游人纷至沓来,在现实中寻找和印证着自己脑海中的北京符号。

  在另一面,北京符号也在被不断地书写着,一代又一代人用笔表达着自己难解的北京情结。梁实秋、老舍、林海音、徐城北、翁立、肖复兴、王朔、刘一达……这些不同的书写者,在勾勒北京符号的同时,也把自己嵌入了词语。在物质的符号和非物质的符号,老北京符号与新北京符号之间,人们见证着这座城市的变迁,并形成了自己对于北京符号的独特认知。

  归纳起来,北京符号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政治符号:由于北京是辽、金、元、明、清五代的古都,新中国成立后又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其政治符号的意义不言而喻。我们可以把故宫、天安门、中南海、十三陵等归纳为这个意义上的北京符号。

  历史符号:历史符号时间悠久,通往过去,人们从它身上直接感觉到北京历史的久远,引发“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怀古幽思和生命短暂的慨叹。周口店、长城、天坛、颐和园等符号可以说是历史符号的代表。

  平民符号、老北京符号:前门、大栅栏、老字号、王府井、天桥、胡同、潘家园……这些,在老北京人脑海中是不可磨灭的北京符号,它有着强烈的生活气息,并富于市井风情。

  新北京符号:新北京,赋予了北京新的符号,随着奥运会的举办,鸟巢、水立方等符号传遍世界,这些富有特色的建筑无疑将成为新北京符号。此外,中关村、CBD、国家大剧院、央视大楼、北京南站等都将在未来的时间里成为人们印象中的符号典型。

  文化符号:老舍、王朔、徐城北、刘一达等人的作品,京剧、话剧、相声等,传递出北京独特的风土人情、生活和交流方式,它以潜移默化的方式,使人们产生对于北京的联想。而一些文化地标,也逐渐趋于符号化,如798、宋庄、万圣书园等。

  正如有些学者所认为的那样,关于北京符号的所指,历来存在着不同的看法,每一种划分都不免产生分歧。因为每个人都会有自己心目中的北京符号。一些被前人所念念不忘的北京符号,后人就未必作如是观。一个鲜明的例子是,梁实秋、林海音、梅兰芳对于北京的豆汁念念不忘,林海音晚年回北京,一口气喝下六碗,而在作家肖复兴看来,它的味道未必就真那么好,一些人也很不习惯它的口味。而北京日新月异地发展,在不断创造新符号的同时,又使得一些过去的符号在逐渐消失,也越发让人念想。社会的前进,文化的发展就是这样维持着自身的新陈代谢。好在我们还有图书可以记载,让这些北京符号在文字和图片中得以留存。

   新京报 采写 本报记者 张弘

民国风流才女石评梅的生死情缘[组图] 洪烛

西施为什么是中国四大美女之首?  慈禧一生中哪一天不敢穿旗袍?[图]

毛泽东为什么选择中南海为办公室?【图】毛主席在哪家图书馆办过特殊借书证?[图]  民国风流才女石评梅的生死情缘[组图]

青年毛泽东在北京的恋爱史【图】 民国风流才女石评梅的生死情缘[组图] 毛主席为何爱吃武昌鱼?[图] 民国风流才女石评梅的生死情缘[组图] 在西域遇见香妃【图】 民国风流才女石评梅的生死情缘[组图]

这个女人美丽得就像是一件样品 那么多不食人间烟火的空姐 民国风流才女石评梅的生死情缘[组图] 所有伟大的爱情都不过如此

中国哪座城市最有诗意?[图] 实在想不出还有谁比你更美? 延长一位美女的青春期 嫦娥的裸奔

康熙皇帝最喜欢的地方 民国风流才女石评梅的生死情缘[组图] 鲁迅未获诺贝尔奖照样令人尊敬[图] 民国风流才女石评梅的生死情缘[组图]“中华第一街”的世代变迁 民国风流才女石评梅的生死情缘[组图]

八十岁还会爱上十八岁姑娘的大师 比四大美女更美的新疆美女 民国风流才女石评梅的生死情缘[组图] 为了染红一位美人的石榴裙

上大学有哪些敲门砖?现场支招[图] 我获散文金奖的《母亲》最新增补稿[2] 高居在月亮上的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