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观点:市场依然处于弱势状况,右侧交易者尚需等待
二、核心要点:
1、金融地产虽不大跌但难有大的上涨行情;
2、技术显示下降趋势明显,无任何右侧信号出现;
3、分类板块显示,多数行业和板块存在很大风险;
4、当前市场环境和1664点的环境还有很大不同。
三、判断逻辑
在左安龙的一次节目中,谈到这样一句话:当前的中国股市已经被银行股和地产股绑架了。中国股市唯银行地产马首是瞻。自从3100点下跌以来,先是银行股不作为,后市地产领跌大盘。周四万科突然拉起时,大盘立现直线拉升,今天煤炭股虽然不是唱独角戏,煤炭钢铁也充当了一些积极的信号,但是地产依然成为股市骚动的核心因素。其实,很容易理解,尽管地产板块在股市中的市值也就4%左右的样子,这个远不能与银行相比,但是地产经济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中国经济的缩影。而且地产在未来很长时间依然会继续充当这个角色。
假如地产影响整个股市的逻辑是存在的,那么在这里地产股是否能够带领大盘走出低谷。笔者觉得可能性并不大。我们做针对地产的宏观调控虽然取得了一点成绩,但是离我们的预期目标还差的远。房价依然在高位运行,成交量依然低迷。地产股的业绩在未来一段时间或许会出现明显的下滑态势,而且这个态势不是短期内可以化解的。地产股业绩无外乎房价与成交量。现在大家都预期房价会跌,尽管有刚性需求,但是受到的影响会很大。因此,地产股要迎来业绩拐点,不是一朝一夕的。金融股中现在利多的因素并不多,保险最近的表现大家都看到了,成了做空的主要力量。证券更不要说,股市下跌,首当其冲的是证券股,至于银行股,到底银行系统存在什么样的风险,我们并不清楚,但是有一点我们清楚,就是银行股财务状况似乎并不怎么好,否则也会这么着急的去融资。所以,金融地产引领大盘走强,我们就不敢指望了,如果能不砸盘就已经很不错了。除了金融地产之外,钢铁也同样,由于前期大家都不看好,跌的比较多。应该说从静态来看,他们到了估值的低点位置,如果他们的基本面不继续恶化,这里的确到了不该再跌的位置了。但是不跌不代表立即就会涨,即使涨能涨多少,是趋势性的涨吗?我看不见得,最多是一个交易性的上涨。因为没有促使这些板块长期走牛的驱动力。所以,中国股市的寻底过程注定是要复杂化了。
很多人包括我在内,都看到了1664点的静态估值,我记得我应该是在第一财经今日股市上第一个提出这个现象的,就是现在主板市场的估值已经和1664点很接近了,如果考虑动态增长,应该比1664点还要低。但是这主要是由于金融、地产和钢铁导致的。何况我们现在的市场环境与1664点还不同。我们回顾一下1664点的情况。新股停发N久了,市场都在盼涨,管理层在一道道的发出救市令箭,人气异常涣散,报纸卖不出去,成交量只有200亿、300亿,尽管股市规模随着解禁的发生变大了。但是现在还不能说已经悲观到了极点。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媒体上分歧还很大。所以,很多特征都表明,当前的市场并不是真正的底部。只不过存在变数的是2300点上方,股市到底要走一个什么样的轨迹。这点,说实话是很猜测的。
我们如果从技术上看,似乎看不出股市有走好的可能。我们先看一下技术走势的几个特点
1、60日均线拐头向下延伸:这可以认为中期走势向淡,右侧交易者都可以不参与市场。
2、5日、10日、20日短期均线系统运行在60日均线下方,结合1和2,更能得出不宜入市的结论;
3、20日均线向下延伸:短期走势也不是强势,而且指数三次冲击20日均线都失败,而且一次量比一次小。说明冲击的力度越来越小
4、2319点以来的反弹成交量就不像是一个有行情的量。笔者不知道别人怎么理解,我的理解是,如果上海市场成交量一天不超过1000亿,就没有牛市可言。这是一个市场信心极度涣散的特征。
以上特征足以让技术分析者或者趋势交易者望而却步了。当然有利因素也有,比如从3478点到2319点已经有1100多点的下跌空间了,而且时间上快一年了。无论是空间还是时间,都存在上涨的可能性。只是我们需要一个上涨的绝对信服的理由:经济预期超强的好?货币极度的充裕?股价严重的超跌?前两者都是否定的,不仅否定而且越来越悲观。至于第三者,就是仁者见仁了。怎么叫超跌呢?1100点叫超跌吗?我们看看出了金融地产钢铁以外的行业、再看看中小板和创业板。哪有什么超跌的,至今都处在超买状态。可见,如果想有大行情还是比较难的。
所以,无论是大盘还是个股,我们只能看到阶段性低点,却看不到底部在哪里。俗话说,顶部一日,底部百日,底部来临时,会有充分的时间让我们思考和观察。耐心等着吧。如果实在耐不住寂寞,短线做做也可,仓位就不应该很重了。见好就收,打不赢就跑。
周贵银第一财经《今日股市》视频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