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论剑之五:下半年新能源股票该怎么炒?
由中央电视台《交易时间》推出的大型系列辩论式特别节目“财经论剑”,包括宏观、策略、银行、地产、新能源五个篇章, 7月12日至16日11:00--11:40首播;14:00--14:40重播。我参加了这次论剑的讨论和评点。央视网、新浪网、东方财富网等均有全程文字记录,我在这里发布的笔记,主要是把每一集的亮点提炼出来,与大家分享。
分析师们从核能、风能、太阳能的政策支持、产业特征、技术难度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对相关股票的投资机会争论激烈。我发言支持核电,我说,我主要从产业上来判断,核能从核燃料、技术和国家规划,以及全球的发展趋势来看,都非常确定。特别对中国来讲,亟待发展核能。核能的前景非常清晰。而风能和太阳能,发电之后,在存储和输电方面都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它们两个排在后面。
国金证券新能源行业首席分析师张帅认为核能的利润增长不会有爆发性,主要是受到一些约束条件的制约。他分析说,第一个,核电受铀燃料储量的影响,我国核电规划是按照我国目前能够获得铀燃料总量来做的。第二,随着核电站量的增加,核燃料废料的处理是非常大的问题。第三,中国核电站比较新,过20年30年之后,这些核电站如果进入维修期,维修费用会极其惊人。这些成本没有打进来,未来要逐步加到成本里去的。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周大地迅速反击:我不同意他的观点,第一,铀资源问题,经过多方面的研究是不会构成对核电发展的实质性的约束。第二,资源的价格对核电成本的影响远远低于其它化学燃料对发电成本的影响。第三,核电的使用期可以明显的超过它的设计。目前的设计,比如说核电,原来都设计40年,现在美国大多数要延长到60年,甚至有的提出可以延长到80年,所以它的技术更新的费用完全可以从前40年的操作利润之中完全可以得到补偿。同时,核废物的处理,实际上在核电发电成本里头,已经从一开始就有扣留,所以,不会说以后核电就会贵起来。我想,从技术上和经济上来讲,他讲的道理是不存在的。
国信证券新能源行业首席分析师郑东认为,新能源下半年将有阶段性调整。看好新能源主要是基于新能源行业未来发展态势。说阶段调整,是因为新能源确实在政策的引导下,在投资者的偏好下,已经涨了一拨行情,所以在高估值下要有一个调整过程。
中信证券的新能源行业首席分析师刘磊认为,风电实际上在中国高增长期已经过了,核电的前景非常明确的,未来十年将是中国高增长期,现在仅仅是一个起步阶段,像太阳能正处于爆发增长前期。
长城证券新能源行业分析师周涛也赞同核电前景很明确的观点,认为未来几年的新装,新建什么,投产什么,设备什么时候确定,怎样的收入,全都是确定的,企业现在估值也相对合理,以后投资者不会竹篮打水一场空。
国金证券新能源行业首席分析师张帅说,我的逻辑跟周涛一致,但结论相反。第一是市场空间,核电从目前的装机到规划的2020年的装机只有十倍空间。第二是技术的变化性。核电技术和各种方面都比较确定,那你很难从中找到新的投资标的,而这些老的投资标地很难获得超额收益。
周大地还就太阳能应用的观念问题进行了厘清:中国的太阳能使用分两部分,一部分太阳能发电;另一部分是最有特色的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的直接的热利用,这个今后的发展空间是非常大的,而且现在做的不错。太阳能光伏,应该说现在投资仅仅是光伏的制造业,并不是发电业。中国现在还不存在光伏发电业。中国在这方面的投资有过剩的问题。光伏发电的组件建,大约有96%以上是用来出口的,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是非常大的。国内的竞争也是非常激烈的,如果光从制造业来讲,我感到风险比较大。但是如果国内的应用行业发展起来以后,那么光伏在发电这方面,还是有很大的空间。
(解说)新能源又称非常规能源。是指传统能源之外的各种能源形式。指刚开始开发利用或正在积极研究、有待推广的能源,主要包括:太阳能、风能、核能、潮汐能等。从目前的产业发展速度来看,太阳能、风能、核能在新能源领域中逐渐形成“三足鼎立”之势,被称为新能源的“三驾马车”。
凤凰卫视今晚播出董少鹏专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