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工同酬的悲剧:中国怎么了?


 

同工同酬的悲剧:

中国怎么了?

 又到暑假,又到大学生走上社会之时,却又为这个群体中的大部分人而焦虑!

从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大批民工被辞退回乡,当时珠江三角洲的三资企业民工工资一般不过800元每月。2009年中国经济回升,又有一批内地民工重新返回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但是这次回潮之后,三资企业民工的工资一路上涨,东莞、惠州一带很多企业没有1600元,就几乎找不到工人,有许多已经到2000元了。这些民工大部分都是新一代农民工,是70后--90 前,大部分都读过中学(有很多没有中学毕业)。

有闲心和良心的学者们可以在暑假到这些地方实地调研。看看高等教育和中国经济是不是完美的结合?????? 

据调查,这几年毕业的大学生,应届生在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寻找工作的起薪大约在2000

元左右,还有很多在1000元的超市营业员岗位,甚至有男生在超市做起了卖猪肉、疱鱼的岗位,工资不过1000多元。还有很多毕业就失业,又回到了农村。这不是一个人的悲剧,这是一个群体的悲剧。他们或许没有当官的好家长、没有当老板的姑姑舅舅,除了一身债和一个毕业证之外,几乎一无所有。

 

这个社会,有几个人在乎这些毕业生及其身后家庭的辛酸呢?有多少企业在大规模招收应届毕业生?或许唐骏尽管学位为人不耻,但每年他大规模招收大学生,每年校园励志还是激动人心的!要是不说谎,或许真是大学生的偶像!

 

大学生的现实生存环境是如此惨不忍睹:几万元的学费、四年的青春年华,毕业后的每个月工资竟然连广州、深圳的一个像样的带家具的标志套间都租不起。

 

中学都没有毕业的农民子弟与负债十万大大学毕业的农民子弟其实又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他们二者在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的工厂里都是资本皮鞭驱使下的劳动力。

 

知识就是力量吗? 教育改变命运吗?知识在这里毫不值钱!教育在这里变成了累赘!为什么异化成“读书无用论”呢

每年两位数增长的GDP为什么不能帮助这些一大批工人农民子弟的大学生找到有尊严的工作呢?至少在整体上与不读大学的农民工一样同工同酬和不待业在家吧!

 

同工同酬的中国竟然怎么了???????????

我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