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人买不起北京的房子
文/马跃成
今天听一位朋友说,他的一个朋友前几年因为在北京买不起房子,就赶到海南买房了,那时海南的房子才2000元/平米,北京那个时候是六七千元每平米,据说现在这家伙发了。另一个朋友也是因为承受不了北京的房价就到山东某地买了套海景房,现在还在手里压着。
北京人在北京买不起房就到外地投资的情况很多,其中也是有人欢喜有人忧。北京的房子大多数卖给了外地人,这是不争的事实。去年的统计是别墅类房屋有七成被外地老板买走。而住宅类房屋有一半卖给了外地人,其中外地官员给子女在京买房的不在少数。
不管怎么说,这些在外地买房的北京人都还是投资需求,这些投资的北京人尚且买不起北京的房子,让那些自住需求的北京人就更难了。
有人可能会说,北京人买不起北京的房子,北京的房子也没有剩下呀,并且,还有点供不应求呢?房价还一个劲的往上涨呢?另一方面,说北京人买不起北京的房子,也没有看到人们住到大街上呀?
其实,人们认为北京房价上涨的一个主要理由就是北京的房子是卖给全国人民的,当然是全国人民中的那些有钱的人。而北京没有人住到大街上绝对不是北京房价不高的理由,难道非要北京街头住满了无家可归的人才认为北京房价高了?
在过去那个年代,人们的住房只有平均几平米,一家几口拥挤在一间小屋,甚至是一间棚子里的情况都很多。那时人们不也没有住到大街上去吗?但是这能说明人们家家有房住吗?
现在的情况依然如此,当人们不得不蜗居的时候,当还有大多人的居住条件达不到平均水平的时候,当人们干一辈子也不够买套房的时候,不管人们是不是真的住到大街上去了,都应该认为是房价脱离了社会的发展水平。
这个时候,哪怕房子的销售依然旺盛,那也只能是少数人的盛宴,而是对广大人民的背叛。
最近,北京工业大学和社科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了《2010年北京社会建设分析报告》。该报告指出,2008年北京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725元,户均可支配收入64285元。其中20%的高收入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7110元,户均可支配收入为12.2万余元。20%的低收入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只有10681元,户均可支配收入2.7万余元。
2009年,北京商品房价全年涨幅高达73.5%。2008年北京住房市场出售商品住宅平均每套面积110.7平方米,按照2009年11月17810元/平方米的均价计算,购买一套90平方米的普通商品住房需要160万元,相当于一般家庭25年的可支配收入。北京居民的房价收入比为25:1。也就是说,一般家庭25年的收入才能购买一套住房。如果除掉正常的消费,就是一辈子的工作也买不起房。
最近,北京市统计局也公布了2009年北京单位职工年平均工资数据。2009年,北京职工年平均工资为48444元,比2008年增加3729元,增长8.3%。收入增加了8.3%,而房价增长了73%。同时,收入增长的基数是4万多,而房价增长的基数是一百多万。房价就好比动车组,而收入就好比绿车皮。不,应该是动车组和马车比,跑的越远,拉开的差距就越大。
北京市政协今年4月开始在本市建筑、制造、服务等行业3万余名一线职工中进行的调查显示,这些行业一线职工平均工资水平偏低,仅相当于全市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的37%,其中81%的在岗职工工资低于全市平均工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