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客户对我们最先进芯片的强劲需求,帮助英特尔达到42年历史中最好季度的目标。”英特尔全球CEO欧德宁在该公司第二季度财报中如此表示。在该季度,英特尔营收达到108亿美元,运营利润40亿美元,净利29亿美元,平均每股收益51美分。而就在此间,市场传出英特尔将以14亿美元的价格收购德国最大的半导体产品公司—英飞凌科技公司(Infineon Technologies AG)的手机芯片业务,市场普遍认为,英特尔显然已经不满足于仅仅是PC芯片的老大,加速进军手机领域正在成为其下一个目标。
42年最好
英特尔创出新高的业绩给全球经济复苏打了强心剂。
7月14日,记者从英特尔中国公司得到该公司第二季度财报,当期财报显示,在公认会计准则下,英特尔2010年第二季度营收108亿美元,运营利润40亿美元,净利29亿美元,平均每股收益51美分。据悉,此前华尔街分析师预期英特尔每股利润为43美分。
总体来看,营收同比增长4.66亿美元,环比增长27亿美元;利润同比增长4.45亿美元,环比增长33亿美元。值得注意的是,被认为常常推动英特尔股价的、被密切关注的毛利率上涨至创纪录的67%,超过了华尔街预计的64.1%,据悉业绩公布后,英特尔股价在盘后交易中上涨8%。
英特尔出色的业绩带动了美国半导体以及科技板块集体走强,其竞争对手AMD股价上涨5.5%,报收7.93美元;图形芯片制造商Nvidia股价上涨3.5%,报收11.30美元,惠普股价上涨5%,报收于47.97美元,微软股价上涨3.5%,报收于25.70美元。
“企业客户对我们最先进芯片的强劲需求,帮助英特尔达到42年历史中最好季度的目标。我们的先进工艺和有吸引力的架构设计,使得英特尔为基础的产品不同于其它。PC与服务器单元很健康,在可预知的未来,来自尖端技术的需求将持续增长。”英特尔全球CEO欧德宁(Paul S. Otellini)在该公司财报中如此对外表示。
当期数据显示,从各集团来看:PC客户集团(PC Client Group)营收连续上升2%,其中移动处理器营收创纪录;数据中心集团(Data Center Group )营收连续上升13%,服务器处理器营收创纪录;英特尔凌动处理器与芯片营收为4.13亿美元,连续上升16%;处理器平均单价(ASP)略微有上升。
“我们现在已看到了企业消费者正在对计算机产品,特别是笔记本电脑进行投资的明显信号,整体市场非常强劲。”英特尔首席财务官史泰西·史密斯(Stacy Smith)对外表示。
对于接下来的第三季度,英特尔预期营收116亿美元,正负增减4亿美元;毛利率67%,正负增减2个百分点;研发与并购开支32亿美元;折旧与贬值11亿美元。
而对整个2010年全年,英特尔调高了其毛利率的预期,英特尔预期毛利率66%,正负增减2个百分点,公司之前预期为64%。欧德宁事实上一季度就表示,在金融危机后,IT业几近完全复苏。
觊觎手机业务
众所周知,长期以来英特尔因其在PC芯片领域成功而得名,在全球占有80%左右的份额。不过几乎就在英特尔公布其第二季度业绩同期,有德国媒体《Die Welt》报道,该公司正在与德国知名的半导体产品公司—英飞凌科技公司进行谈判,可能以14亿美元的价格收购后者的手机芯片业务。
该报道称,英飞凌和英特尔在最近几周进行了多次谈判,尽管双方还没有签定关于出售手机芯片业务的合同,但谈判已经进入最后阶段。
不过对此,7月14日,英特尔中国公司相关人员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并不知情。
英飞凌公司是全球第四大半导体公司(2004年),在欧洲属第二大半导体公司,此前属于西门子公司所有。1999年,西门子为了使其庞大的电子零件集团进一步发展,把电子零件的两大部分:有源元件(半导体)和无源元件(电容、磁芯等)分别独立出来形成两家股票公开上市公司。半导体集团就是现在的英飞凌公司,此后西门子逐渐将其所持有的英飞凌股票逐渐出售。
目前英飞凌的业务遍及全球,在美国加州苗必达、亚太地区的新加坡和日本东京等地拥有分支机构,在全球拥有约43,000多名雇员。作为英飞凌科技(中国)有限公司前身的西门子半导体事业部1995年就正式进入中国市场,在中国拥有1400多名员工。华夏时报记者从该公司网站查到,该公司预计2010财年营收增幅将高达30%,各业务部的合并利润率将超过10%。
据悉,英飞凌的手机芯片业务是其的四大业务领域之一,该公司为苹果iPhone、iPad、诺基亚电话等多种产品提供3G芯片。
事实上有关英特尔与英飞凌之间的收购传闻在今年4月就有出现,不过当时的消息称,英特尔可能会收购英飞凌公司,而不仅是现在的手机芯片业务。
市场主要观点认为,无论如何从英特尔目前的举动来看,其都在努力加强自己在手机芯片领域的步伐。而在上一季度财报发布时,欧德宁曾表达了其对移动领域的看好。当时他称,不管是消费者还是企业都日益注重移动性,这是现在的诸多趋势之一。而在上季财报中,英特尔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288%,为24亿美元。英特尔当时在其财报中分析称,业绩提升的原因在于,手机芯片业务的营收表现强劲。
众所周知,英特尔在手机芯片领域走得一直较曲折,但英特尔却一直没有忘记这块业务。2006年6月,该公司曾为了解决业绩压力专注于核心的计算机芯片业务发展,以6亿美元的现金将其手机芯片业务出售给了Marvell科技公司。2008年英特尔又重新杀回手机芯片产业,而且当时推出的第一款针对手机市场的产品就是凌动品牌处理器。2009年2月份宣布,英特尔宣布LG电子将利用其芯片开发移动互联网设备。随后当年6月英特尔取得诺基亚手机芯片的订单,宣告英特尔了进军手机芯片市场的努力获得重大突破。今年2月,英特尔还联合诺基亚创建移动领域新的操作系统MeeGo,取意为Maemo + Moblin = MeeGo,即将诺基亚Maemo系统和英特尔Moblin平台的融合。
在英特尔今年在中国举行的IDF(信息技术峰会)2010上,对于下一步的战略规划,该公司给出了回答,这就是移动互联计算。联系此次市场传出的英特尔收购英飞凌手机芯片业务的消息,不难看出,英特尔显然期望借英飞凌的手机芯片业务扩充其在移动领域的实力,当然最终其是否能成功与英飞凌达成一致就需要进一步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