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产热催家电流通重回百货


地产热催家电流通重回百货

最近,一些城市的百货商场有的开始重拾家电经营,有很多商场都扩大了家电的经营面积。从本质上看,家电产品重回百货是地产热导致物业价格上升的结果,但实际上反映了我国目前家电企业正面临着巨大的生产成本与销售利润空间低的双重压力。对家电零售业来讲,家电流通重回百货只是一个发展阶段,从产业发展历程来看,家电连锁仍是未来最重要的流通渠道。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收看人民网《家电纵深》。最近一些城市的百货商场出现了“家电经营开始重新流回百货商场”的现象,有很多商场都扩大了家电的经营面积。这背后根本的原因是什么?今天我们将和帕勒咨询资深董事、家电行业专家罗清启先生共同探讨这一话题。

 

罗老师,最近一些城市出现了家电产品重回百货商场这一现象,您认为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罗清启:我觉得还是地产原因。其实不仅仅是回到了百货,在城市里你会发现“三种状态”的渠道又开始出现了。经过十几年的整合之后,在大城市里基本上形成了连锁主导的局面。原来连锁主导的时候,家电从百货里面走出来,这是一种趋势,再一种趋势就是厂家自有的渠道开始销声匿迹。现在这一两年内出现了厂家再开专卖店,百货里面也出现了家电,所以现在大城市里连锁渠道、百货商场、专卖店并存这样的一种架构又出现了,好像感觉有点回潮。

   

主持人:您认为这是进步还是倒退?

   

罗清启:谈不上倒退。我觉得还只是一个阶段。是一个什么样的阶段呢?任何一种流通渠道作为一种产品的流通通路都是有成本的。什么概念?你在我这里销售,不管什么样的成本,加到一块有一个综合成本,就像我们坐什么样的交通工具有什么样的成本一样,火车、汽车、飞机、轮船不同的交通工具根据它的效率会有不同的成本。

   

我感觉这个现象出现背后的原因是地产热。地产很热的时候我们经常看到新房子的价格在上升,地块的价格在上升,其实新房子包括二手房价格的上升,会导致整个物业的价格上升,比如你租房子的价格很高,买房子的价格很高。

   

连锁现在是什么呢?连锁基本上大部分的店面是承租的,在整个社会物业价格上升的时候,其实连锁租用的店面的价格也上升了,应该说这五年之内是大幅上升。但是家用电器的利润并没有上升,因为家电提价都很难。如果家用电器的价格像房地产这样往上提,也很有吸引力,可能不会出现这种渠道。

   

房价在大幅上升,连锁门店租用的费用在大幅上升,但是家用电器的利润没有上升,导致厂家很难承受在城市里单一渠道的压力。

   

现在遇到什么问题呢?其实厂家和商家还在对接供应链,有千万条线头在对接,因为对接之后可以降低成本,但是现在还只是处在一个对接过程当中。现在成本大幅上升,导致我们的厂家很难承担这样的成本压力,它就用需求替代。比如专卖店,专卖店虽然也受到物业价格上升的状态影响,但是它是一个相对见缝插针的布局,并不是在一些关键地角、商业地角,它的物业成本应该是比较低的。第二,开始再次进入百货商场里面,百货商场基本上是做品类的配套,消费者在这儿买什么,你的品类有多少,可供消费的门类有多少。有些消费者也在百货商场里买电子产品,但电子产品只是作为一个品类在里面,它可以优化百货商场的“购物篮”,而不是主导。百货商场有很多品类承担它的物业费用,承担它的利润,家电不是一个关键品类,当它作为一个知识品类进入的时候,对百货来讲是有利的,还可以优化它的品类,所以现在出现了这么一种回潮。

   

主持人:乍看上去很多家电经营回到百货商场,但是仔细看来其实还是有不同的,很多百货商场经营的是价格不菲的高档家电,您认为这对连锁渠道的经营方式会不会有什么样的冲击?

   

罗清启:我觉得应该会有冲击的。为什么?就像排水一样,原来主力是一个大管道,现在大管道旁边又多了两个大管道,排水量是一样的,这就意味着大管道的排水量在减弱。这对连锁的销售会有一定的扯动,因为总排水量是一致的。

   

主持人:您觉得这种百货商场定位高档家电会对连锁经营有影响吗?他把高档家电这一块分出来会影响到连锁经营吗?

   

罗清启:这个有影响,但不会影响太大。百货做高档家电和它的高档百货是对应的,它要走货保障要有非常好的利润,它做低档产品,盈利空间就很弱了。我觉得这个影响不是很大,整个高端电器的主导流量还是在连锁里面,不是在百货里面。百货要重新做家电,做什么样的家电,它截取了一个区间,就是价格比较高的区间,这个价格比较高的区间它的增值空间相对比较大。因为相对而言,百货商场的品类很少,如果品类很少,再做一个专区,进入一些价格比较低的产品就没有增值空间,这对百货来讲肯定是不经济的。

   

主持人:您刚才也提到了目前家电市场的销售渠道主要有三种:连锁卖场、百货商场和厂家自建的销售渠道,您认为这三种渠道今后的发展趋势是什么样的?

   

罗清启:还是连锁化。你现在看好象又回到了从前某一个状态,一个时点,其实不一样的,为什么不一样?比如厂家的专卖店,本身实际上是厂家在背后做连锁,是厂家的一种连锁。老百货店,百货店也只是选了一块特殊的东西,不像以前摆很多的东西。我觉得未来的趋势还是不明朗,但我还是倾向于还是做连锁。为什么呢?因为现在我们正面临着一个房地产的价格调控过程当中,未来整个的物业价格水平是怎么样,现在还是一个未知数,这个业态是在物业价格居高的状况下产生的这么一种物业趋势,如果我们的价格下滑,物业成本开始降低,我觉得老百货也会存在,但是厂家专卖店还会受到抑制,还会再向连锁渠道集中。目前这些问题现在不明朗。

   

主持人:面对家电渠道的多样化,就像刚才我们提到有三种,其实很难说以后会不会有第四种、第五种、第六种出现,比如现在的网上销售也是作为一种新兴的销售渠道逐渐在兴起,您认为面对这些销售渠道的多样化,我们制造企业如何应对呢?

   

罗清启:这本身的形态就证明制造企业在应对,当物业费用提高的时候,它和家用电器产品的利润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剪刀差的时候,它发现“买路钱”太高,我要选便宜的通路,像百货、专卖这种体系本身是厂家做通路选择的时候选择出来的,不是自然产生的。我觉得还是要根据流通成本的弹性,导致零售渠道形态的变革不一样的情况出现,未来还很难说。包括主持人说的网上销售,网上销售也是作为一种低成本替代的方式,可能它的成本比百货、比专卖的成本会更低,但是现在它也有一些缺陷制约低成本的方式,比如它的流量不够,还有一个信用不够,买大的电器产品的时候,货值比较高,消费者对它的这种业态的信用是很不够的,这是一些阻碍它发展的方式。

   

厂家另外一个问题是什么呢?厂家现在也处在一个博弈状态,它现在也受到一些因素的制约,比如网上商城的流量比较小,就无法单独给网上商城定制产品,因为定制产品是需要很大的费用和成本,现在无法定制;无法定制时,它就卖和现有渠道一样的产品,这样就不能做低价格,如果不做低价格,网上商城对消费者来讲没有吸引力,因为厂家也担心网上商城扰乱它的价格体系。所以,网上商城的价格在某种程度上讲受供应商的制约,你会发现,网上商城声音很大,效果很小,处在这么一种尴尬的状态。

   

主持人:其实地产热使家电流通重回百货只是一个表面现象,这背后说明的问题是目前家电销售的利润空间低,营销成本高,家电企业面对着很大的成本压力,这也就意味着我们的家电企业更要想出更多更好的营销方式,这样在方便我们消费者购买产品的同时,也能使自身的利润空间有一定的成长。

   

感谢各位网友的关注。本期《家电纵深》到这儿就结束了,欢迎您继续关注。再见!

 

专家简介

罗清启,帕勒咨询公司资深董事。

为跨国公司、政府机构及非营利组织提供战略发展咨询服务。

关于帕勒咨询

帕勒咨询是少数能够同时为跨国公司、政府机构及非营利组织提供战略咨询服务的机构之一。

主要面向各类组织战略决策层提供发展战略、组织优化和业绩改善方面的咨询服务。

服务领域涵盖电子业、零售业、能源业、金融业、医疗卫生等17个行业以及政府机构和非营利组织。

联系方式

Tel0532-85897296

E-Mail[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