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三千” 吉利扩充人才储备意欲何为


 

2010年7月14日,长春国际展览中心二楼A\B厅间的一个会议室内已座无虚席。络绎不绝的后来者只能在会议室的空隙找到“站位”——这是吉利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千人研究生培养战略”的启动现场,此时,距长春第七届国际车展正式开幕只有一天。

当日是媒体日,历届车展的媒体日都是厂家宣传的“焦点时刻”,而本次长春车展大手笔包下整个C馆的吉利集团,在产品宣传上却相当低调。除当日宣布英伦车系新品上市之外,几乎没做过多的宣传。值得注意的一个细节是:吉利展台的主色调也由以往的“吉利红”变为了蓝白相间,少了那份咄咄逼人的味道,却显得更加从容。吉利扩张的脚步从未停歇,但现在,似乎走的更稳。

这是个平常的日子,也是个特殊的日子。同一天,一汽大众在远离“根据地”的上海上市了国内大众品牌的第一款四门跑车CC,而在它之后的那一天——7月15日,是一汽的厂庆。57年前, 就在离展馆不到20公里的一块平地上举行了在第一汽车制造厂的奠基典礼,毛泽东亲笔题词的那块汉白玉基石,至今还屹立在一汽正门的广场上。7年前,吉利几乎在同日同地点召开产品新闻发布会 ,彼时,包括李书福在内的吉利集团领导看到的,是步履匆匆即来即走的记者,场面颇令人尴尬。

仅仅七年过后,在一汽的所在地长春,吉利如此大规模的摆出“网罗人才”的架势,自信得简直像是在“示威”。以至有人戏言:“吉利这是来砸场子了。”

并购沃尔沃成功,当然令吉利更加“势大气粗”,但如果说吉利因此才拥有了那份自信,显然失之偏颇。吉利对人才的渴求有目共睹,除积极从各大汽车集团“挖角儿”外,吉利早就建立了包括吉利大学在内的一整套人才培养机制,吉利的急速扩张,后备人才供应的充足是一个可靠的保证。但“千人研究生培养战略”说到底与并购沃尔沃密不可分:吉利集团有关负责人透露这些储备人才中的相当一部分,毕业后可能充实到并购后的新企业。“虽然称为千人战略,但实际上,总的战略目标是3000人”,在非公开场合,这名负责人透露。

“千人战略”中引人瞩目的焦点颇多,新闻资料显示:(这是吉利集团)首次面向社会公开招收应届本科毕业生、有相应工作经历和突出技能的历届本科毕业生,根据培养方向,与全国著名高校联合对其进行研究生培养。吉利将根据集团发展需要和签约高校特点与全国9家高校联合打造吉利高级人才。简而言之,吉利将通过这一手段,培养出“用途”更明确的专业人才。

发展初期经历过“求贤若渴”痛苦的吉利,在拥有规模和实力后,终于继在产品生产、技术研发、企业并购领域主动出击后,大规模主动进军人才市场。“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如果说比亚迪的“新能源车战略”目标仍然锁定在产品领域,关注的仍只是未来几年内的市场,吉利“千人战略”则已立足于更长远企业发展规划。过去的10年里,吉利创造出了太多的车界“神话”,十年后呢?

“二十一世纪什么最贵?人才!”,从吉利的动作看,不仅对此言颇为赞同,而且已付诸行动。与并购沃尔沃相比,也许这项投资,更值得对手警惕。(本文专供新浪,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