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爱的党组织:
2010年2月初,中共中央发布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中国共产党已经连续七年高度关注“三农”问题。《意见》分为五部分健全强农惠农政策体系、提高现代农业装备水平、加快改善农村民生、协调推进城乡改革、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意见》重点强调了要“城乡统筹”,加快城镇建设。《意见》提出的目标有着很强的时代背景,针对当前社会潜在的重要问题出台相关政策,引导中国经济和社会走向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在上海这个大都市,尤其是在迎世博期间,我深刻的认识到“新生代”农民工已经成为城市不可或缺的成员。“新生代”农民工是一个庞大的群体,已经成为工业的主力军。它们提供着廉价的劳动力,改变着城市的消费结构,逐步影响着城市的建设和发展,为中国高速增长的经济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和牺牲。
但是,“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的工作和生活现在依然存在着很多问题,例如农民工多从业于低薪或高危行业,收入较低并且常年处于流动状态,没有过多的经济积累;同时,社会保障问题、公费医疗问题、子女教育问题、权利保障问题、养老保险问题、住房问题和户籍问题不断地透支它们的生存资本。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妥善解决,必将影响中国的经济良性发展和社会稳定。对于这些问题,中国共产党有着超乎寻常地洞察力,从2004年起连续七年出台“三农”政策,力求解决“农民工工资拖欠”,“农民工子女教育”等问题。现在,阻碍农民工享受“同城待遇”的两大瓶颈是户籍制度和城市居住空间,因此中央决定加快中小城镇建设和放宽了中小城镇的户籍政策。
作为一名预备党员,我也有义务为“新生代”农民工诸多问题的解决献计献策。首先,中国城镇化过程要“精打细算”、“量力而为”和“开源节流”。中国人有着很深的故土情结,“落叶归根”已经烙印在中华民族的灵魂中,因此我预计社会的流动性不会因有了“安身之所”而有很大的改变,所以科学规划城镇化的蓝图,做到需求和供给的动态平衡。城镇化过程必然需要庞大的社会资源和资本投入,例如人力、土地和货币,因此当政者要考虑到中国经济总体的发展态势,统筹各项支出,做到均衡发展。不可否认,中国现在已经积累了巨大的财富,同时也存在着很多“不合理支出”和“不合理收入”,例如庞大的行政成本和以环境、资源换增长的非可持续性的创富模式,这样都需要当政者充分重视,解决了这些问题,才能有足够的财力和精力去推动城镇化建设。其次,城镇化过程必然会伴随原有城市居民和新居民的快速接触和融合,这个过程有可能会产生矛盾,从而引发社会问题,因此当政者要有配套措施来促进和平融合,例如构建沟通平台、教育培训等等。最后,城镇化的过程必然导致土地资源的减少和务农人口的减少,这将影响基础产业——农业的发展,因此当政者要均衡农业和城镇化的关系,科学地提高农业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