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上将为何要逮捕华尔


华尔与太平军的故事(20)

【美】霍尔杰·卡希尔著   王纪卿译

 

    太平军一撤退,华尔便开始修葺松江遭到破坏的城墙,并且照顾他的伤员。由于缺乏医疗设施,伤员们仍未痊愈,华尔也是其中一员。华尔打算改善医疗服务,但这很困难。松江军中只有一名欧洲大夫,而且并非优秀的大夫。华尔决定将伤员们带去上海,让他们得到充分的外科治疗。他本人需要内外两科的治疗,因为他是重伤员,而且病得很重。

    华尔返回上海时,此城已经无法容纳他。他的中国后台老板由于他在青浦吃了败仗,还丢失了大部分的武器装备,对他很不满意。上海的欧洲商人和英法海军舰队的高级军官们对他十分气恼。英国上将詹姆斯·何伯爵士决定结束华尔的活动,派出巡逻队,下令一见到他就将他逮捕。詹姆斯爵士与法国上将卜罗德已经强迫吴道台同意解散华尔的部队。一时之间,华尔成了非法武装名义上的首领。然而吴道台一生擅长外交手腕,懂得如何跟野兔一起逃跑,同时又和猎狗一起追赶。他没有下达解散华尔所部的命令,一直将执行搜捕华尔这项任务的英国海军巡逻队的动向通知华尔。在华尔抵达上海之前,此事已经进行了一段时间。只要何伯上将派出一支巡逻队逮捕华尔及其部众,吴道台就会将英国人的动向通知华尔,使他能够及时逃避。

    在上海期间,华尔也比较容易地避开了英国的敌人。他觉得运气还是与他同在,他努力地工作,完成重组部队的计划。他开始工作不久,就发现以前的办法行不通了。他可以设法骗过英国人,他也可以拥有自己的军队来对付太平军,但是如果没有中国后台老板的积极支持,他就无法走出多远。吴道台和杨银行家不仅因为青浦的败仗而对他不满,他们还因英国人的反对而不敢继续给他支持。

    华尔发现,如果他要坚持下去,他就必须用自己的钱来投资军队,直到他以另一次胜利来赢得后台老板的信任。尽管华尔有可能自己投资军队,但要保持队伍满员是非常困难的。在上海的欧洲侨民和马尼拉人当中,优秀的军事人才十分有限,如今加上詹姆斯·何伯上将的巡逻队监视着一切动向,招募到的人手更少了。华尔在跟太平军的后面几次交战中发现,一支小型武装,不论装备多么精良,都无法对抗忠王麾下善战而勇敢的大军。他要招募一支人数较多的部队,但是如今似乎已无可能,因为上海实际上已经禁止征兵了。更糟糕的是,他无法将上海用作医疗基地。后者对他的分量很重,因为他和他的部众由于缺乏有效的外科治疗已经吃够了苦头。他身上还有青浦之战时留下的铅弹。他脸上的伤口愈合得很差,使他讲话时变得口吃。

    华尔谋勇兼优。此时他发现风向绝对有利于敌人,他决定低调一些,直到风声平静下来,同时他要找个地方去动手术。

    他留下军官们在松江负责指挥,将部队裁减到防御松江城所需的人数,踏上了前往法国的旅途。他在1860年晚秋抵达巴黎。在这里他遇见了一位外科医生,将他作了一番整修,使他能够再次发起对太平军的进攻。大夫从他体内取出了几颗铅弹,在他脸上也动了手术。这次手术大大改善了华尔讲话的功能,但他的声音中仍会有一点停顿。他脸上的伤留下了永久的扭曲,这使他的敌人后来描述他时说他有一副恶相。华尔带着青浦留下的这些伤疤一直走进坟墓。

    华尔在旅途中有足够的时间思考中国的形势。他知道当时情况不妙。在他忙于行动的时候,他总是计划不断地攻击太平军。现在他意识到单纯的攻击还不够。他想,在7月那个夜晚的松江之战中,如果太平军知道他的兵力有多少,他们一定会“笑死”。不过他懂得战争本来是盲目而恐慌的事业,太平军在松江是被他们自己的恐惧打败的,使他得以享受他唯一的一次成功的虚张声势得来的果实。在松江之战以后,华尔的虚张声势再也没有得逞,但经历了几次失败才使他坚信必须改变作战计划。他需要一支较大的武装,需要更多大炮,还需要一支汽轮舰队。炮和船他可以通过父亲从美国与英国获得,因为他父亲是纽约的船舶经纪人。他需要的士兵则必须在中国寻找。

    如何寻找士兵——这才是困难所在。英国人会使他无法在上海招募新兵。他不能公开对抗英国人。他们在中国的势力太强大。至于从前的后台老板,他的任何计划,只要会使他们与英国官员发生争执,他们就不会支持。不过,如果他不能与英国人直接冲撞,他可以绕过英国人,他现在想到一个计划,可以绕过詹姆斯·何伯爵士及其在中国的同胞军官们的反对。

    华尔忽悠英国人的计划改变了他军事生涯的整个过程,也改写了中国的军事史。他的计划是,他要依靠中国的人力来组建他的军队,只向西方谋求战争机器和兵法。他通过与斗志昂扬但装备窳劣的太平军面对面的肉搏,已经开始崇拜中国人的战斗精神。他相信,只要接受了充分的训练,拥有精良的装备,中国军队在对付世界上任何军人时都会有不俗的表现。

    1861年早春,华尔回到了中国。当他抵达上海时,他已经考虑成熟了新的计划,即组建一支训练有素的中国军队。他的首要工作就是把从前的后台老板争取回来。吴道台和银行家杨坊对此计划起初非常谨慎,但最终被说动了。华尔跟中国人打交道很有一套。他在中国人当中大受欢迎,吃了败仗还是一样,这令上海的欧洲人百思不解。他们无法理解,当许多英法的军人在为中国提供服务的时候,为什么中国人还要继续砸钱支持一个没什么了不起的“美国北方冒险家”。

    华尔那美国北方人的精明头脑跟讲求实际的中国人很对胃口。中国人喜欢华尔,因为华尔真心喜欢中国人。华尔极端刻板地服从中国上司的命令,他尊重中国人的传统和习俗。中国人知道他是一个能干的组织者,是战场上的优秀指挥员,知道他值得信赖。他们兴高采烈地支持他对太平军发起新的攻击。他们劝说清政府任命他为非正式的将军,有权招收1000名本地人组建部队,并同意给他所需的任何军官授予职衔。

    华尔的第二步工作是争取英国人的支持。此事非同小可。在1861年,英国甚至比上一年更难接受他。1860年英法对中国清政府的战争使形势发生了变化。清廷已经改变了它的政策,对欧洲列强变得非常友好。在1861年,由于跟清政府的友好关系,英国人准备在镇压太平军的战争中发挥比较积极的作用。他们早就为英国在这场战争中名义上的中立感到不安。詹姆斯·何伯爵士是英国势力在中国的前锋,他曾一次又一次地说,太平军不算什么,只是“低级无赖”,“有组织的强盗帮”。在中国的多数英国官员同意他的看法,很愿意接受他不用公开宣战就向太平军发起攻击的政策。这些人不想让华尔夺走他们跟太平军作战的领导地位。

    詹姆斯·何伯爵士有个外号,叫做“战斗的吉米”,他是一位很少顾及外交的军人。他的信念是先开枪后谈判。华尔于1861年5月19日出现在他面前,提议讨论他为镇压太平军制订的新计划,但詹姆斯爵士没有等他做出任何解释,立刻下令将他逮捕。华尔被押上了上将的旗舰“切萨皮克”号,加以严密的看管,指控他组织军队和太平军作战,违反了中立,以及招募英国逃兵。

    违反中立的指控有些暧昧不明,因为在上海的所有欧洲人,特别是詹姆斯爵士自己,也在做同样的事情。关于招募逃兵的指控是公正的。华尔被拘禁在“切萨皮克”号上,等待美国驻上海领事的审判。此人按照治外法权的法律,对上海的所有美国人具有司法权。

    当华尔被押到美国领事跟前时,他被指控参与非法战争行为,违抗美国的中立宣言,以及引诱英国水兵与陆战队开小差。他的辩护令原告大为吃惊。他否认美国领事的裁判权,理由是:他是一名中国臣民,他有文件为证。(华尔此时已经取得中国公民的身份,但他似乎尚未办妥全部手续。他是在1862年5月17日才由一道圣旨授予中国公民身份,那道圣旨还将他提升为4品官员。)美国领事被迫将他开释。可是何伯上将不干。当他抓到华尔时,他就下定决心要把他关押。他绝不心存侥幸。他把华尔押回“切萨皮克”号,将他当作囚犯,发誓一定不让他参与战争,还要解散他的部队。为了达成这个目标,他派了多达一营的英国水兵和陆战队去松江,这是他在陆地上能够召集的最大兵力。这支海军队伍奉命驱散华尔的部队,并将首领们逮捕归案。

    “战斗的吉米”上将无须华尔协助,就指证了法尔思德上校、白齐文和莽汉马卡纳雅。这些人不肯让英国人消灭这支武装。他们得到吴道台的通知,得知一个营的800名水兵和陆战队员正在向松江推进,他们发誓要给英国人一点颜色看看。他们离开松江,在该城以东3里处的一座土堡扎营,这个位置就在英国人前来松江的道路旁边。他们加固了土堡,有利于阻击。

    英国人到来时,遭到华尔所部的阻击。他们叫土堡里面的伏击部队投降。法尔思德上校回答说,他会不计后果地保卫土堡。他奉劝英国人退回出发之地。这一营海军的军官们察看了一下地势,率领部队围着土堡转了一圈,未放一枪,然后返回船上。

    这次阻击是法尔思德与白齐文的大胆之举,但他们看出詹姆斯爵士是在虚声恫吓。事实上他没有足够的兵力来制服华尔所部。在上海要跟他作对是很危险的,因为他有军舰停泊在江面,但在陆地上就是另一回事了。

    华尔的部众现在开始计划如何将他们的首领救出“切萨皮克”号。对他的逮捕与拘禁是英国人的任意妄为,但因英国人手握优越兵力和海上武装的王牌,别人对此无可奈何。指导所有欧洲国家与中国打交道的那种征服者的策略和方针,鼓舞了詹姆斯·何伯爵士的行为。中国人已经在两次战争中看到了英国人的能为,他们不想为了华尔来挑战英国人。

    他们甚至对华尔被拘押都未提出抗议。华尔不过是又一个失败而不幸的军人,对于这种人中国在那些日子里接待得太多了。表面看来,华尔将军似乎玩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