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年初的促进节能减排,国务院出台政策铁腕消减钢铁产能6000万吨,到前一段时间限定国内产能低于100万吨的将被取缔,再到前两天工信部严令将钢企从目前的800家砍至200家;建成以宝钢、武钢、鞍钢等产能在5000万吨以上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特大型钢企。并形成若干个产能在1000万至3000万吨级的大型钢铁企业。以此完成钢铁行业的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一步一步从宏观到具体的数据指标完善,足以说明其积蓄已久。
“几乎可以肯定的是,国家今年已出台的这些譬如房控政策、取消出口退税、准备金率上调等一系列手段,其中都能看出干预钢铁业的迹象,显然的是,目前来看,目标正在慢慢的实现”中国钢铁现货网一个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分析师如此分析。
笔者从中国钢铁现货网市场监测中心了解到,在铁矿石及焦炭价格飙涨、国内钢铁价格疲软、行业盈利空间难以提升的不利因素下,钢铁板块是今年资本市场上受创最深的板块之一。从今年初至此前的7月1日,半年时间内钢铁指数下跌将近40%。宝钢股份[6.26 1.13%]、武钢股份[4.60 1.32%]等行业龙头最低时也均有近四成的下挫。
大钢企尚且如此,更何况大量的小钢企,在这种情况下,因为无利可盈,小产能钢企不得不在亏损的情况下选择被大钢企合并重组已逃出生天。但当行业低潮过后,行业盈利能力再次提高时,这些小钢企或许又会再度冒出头。
这种观点的立脚点有这么几点:1、国内铁矿产地分散,储量普遍不高,按就近原材料基地原则,矿山附近必有钢企,这可以理解为国内特色。2、地方政府不太可能将政策贯彻到底。钢铁行业作为支柱性产业,无疑能给当地政府上缴大量税款;捞贯油水的地方怎么可能轻易放弃。3、当地市场需求,小钢企技术含量较低,产出的钢材等级不高,最适合我国农村基础建设的市场需求,大钢企出厂的高质量产品因为其价格贵反而在这些地方没有市场。这是需求决定其必然死灰复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