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视角中的冒犯、禁忌、缘木求鱼的寻爱


女性视角中的冒犯、禁忌、缘木求鱼的寻爱

——关于盛可以的《道德颂》


作者:郭艳


    初读盛可以的作品,我的确有着一种深度的不适应感,我想这种感受是很多女性都会有的一种本能和自觉。因为,很少有女性会这样来写女性的身体、爱情、疼痛和呼喊。但是在读了更多的盛可以小说和别人对于她小说文本的评论之后,我明白了一点——盛可以说出了很多人心里想说的又无法说出或者说不敢说的东西:冒犯和禁忌。

 

关于冒犯和禁忌

    冒犯:盛可以《道德颂》冒犯了很多种人,姑且不论道貌岸然的卫道者,真诚愚昧的匹夫匹妇,刚入围城体味甜蜜的小公鸡和小母鸡们,即便是深陷婚姻围城久已的老夫老妇也无法接纳邑旨那样一个红颜。同时婚姻制度尽管被证明不是最好的,最起码也被证明不是最坏的,由此也冒犯了很多种关于爱情婚姻的观念。所以在阅读的过程中,会不断有着这样那样的质疑和哂笑,守护婚姻的贤妻良母必定会对旨邑存心的挑衅,感到伦理上的不应感,一个第三者抓着一个已婚男人,竟然还敢嘲笑合理婚姻的内核与本质。在旨邑打量的眼神中,任何一个婚姻内部都充满着像水荆秋和梅卡玛一样伪善、虚假的幸福,以及做给子女和外人看的温馨和快乐。正是因为旨邑说中了所有婚姻中暗藏的种种危机和漏洞,在这样一个男女缺乏基本信任的时代,正妻们才会由冒犯感到由衷的愤怒,我们的婚姻生活真的像旨邑所打量的那样经不起推敲吗,正妻们一辈子孜孜以求的家庭的幸福难道真的是建立在冰山上时刻摇摇欲坠的玻璃房子吗?正是因为存在着极大可能性,正妻们才会被真正刺激到!进而窥视自己婚姻内部属于潜意识的层面。而我们中国人的传统中,非但是潜意识,即便是意识也完全可以被世俗生存的枝叶遮盖得严严实实。

    禁忌:有一点毋庸置疑,这个小说文本塑造了一个已婚男性心目中的女神,带着身体的、灵魂的迷惑力,站在传统婚姻的边缘,守望着爱情。竟然是守望着爱情!这样的女子泛着幽蓝色的暗光,照亮了深处中年危机的中国男性的生命,同时在这种照亮中,她会用青春、激情和对美好生活的期待烧死了中年男性脆弱的仅存的一丝生命活力。因为他们原本就很难承受这样迷人的女巫或女妖式的女人。这种带着妖媚惑人气息的女性对于中国男人来说是某种禁忌,男性对于这类女性的欣赏与沉溺是对传统婚姻方式的挑衅与嘲讽。这是人对于生命意志的追求与执着,但是这种对于男性禁忌深层的触摸使得传统的婚恋观进一步被冒犯。

 

缘木求鱼的寻爱与伦理道德

   《道德颂》文本的表层似乎是对于水荆秋这类虚伪知识分子欲望与内心的解构,真正读到小说的后半部,毋宁说是旨邑对于女性爱情与生命的一次自我验证,旨邑要验证的是水荆秋对于这段婚外恋情的责任(受孕是某种超越爱情而关乎伦理的行为),对于一个出轨的男人来说,责任和伦理早已不是他的题中之义,也就是对于涉及婚外情的男女来说,无论怎样的婚姻状况和情势,责任和伦理的堤坝早已被冲破,所以在婚外情中要求男子或女子负起伦理的责任恐怕是缘木求鱼。所以旨邑最终像最传统的女性一样无法求得负心男哪怕一句话的责任。貌似先锋的恋爱方式、泼辣凌厉的话语方式甚至于周旋于不同层面男性的聪敏伶俐,无不像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一样,被旨邑丢在追逐爱情的来时路上,以至于像无数的前辈女生一样,将爱情最终保留在最幽深的心底的心底,而用宽恕、怜悯和宁静来面对依然道貌岸然、虚伪自私同时又生活得志得意满的某一类男性。

    《道德颂》有意思的是:相信男女两性之间的爱情,并且相信男性的爱情!因此才会有着对于水荆秋相信、期待和向往,并在这种相信、期待和向往日渐坍塌的过程中解构这一类男性的精神构架,尤其暴露了他们试图在通过感情来对自己进行精神救赎的自私、虚伪和怯懦。其实邑旨对男性的理解依然是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徒取了貌似忠厚的表象而已,同时又采取了,即等待的姿态来对待视爱欲为救赎的男人。所以在这本小说的后半部,我竟然看到的是对于所谓中年危机的水荆秋的生命意志的冒犯,这也是一件颇有意味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