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旅日华人蒋丰发表了一篇名为《日本俳句为何火成了软实力》,在感概“日本俳句”的短诗,在西方世界正迅速风行,甚至吸引了首任“欧盟总统”赫尔曼·范龙佩。因此,蒋丰感慨道:“我们应该考虑中国的古典诗歌何时能够真正成为中国‘软实力’组成部分的问题”。而许多网友对此感慨怒斥:难道,有一千多年传统的唐诗,还比不过几百年的俳句?
其实,网友对此反应过激了。蒋丰的本意在于如何将唐诗的魅力在今日继续发挥出来,而许多网友则抱着唐诗与日本俳句的孰重孰美之争,完全没有必要。这好比,人家是一个活泼的姑娘,蹦蹦跳跳走在大街上,有人惊叹她的轻盈灵动之美,赞美之言溢于言表,你则大喝一声:我呔!我家还有个古典美人端坐在家中作古董咧!莫非大美人比不过这个小姑娘!
有网友收集了部分日本的俳句,如松尾芭蕉名句《古池》的一首:“闲寂古池旁,青蛙跳进水中央,扑通一声响。”芭蕉的《赏樱》:“树下肉丝、菜汤上,飘落樱花瓣。”与谢芜村的四首俳句:“秋风寂寥,酒肆吟诗有渔樵。”、“春雨细细落,润泽沙滩小贝壳。”、“蔷薇开处处,想似当年故乡路。”、“春已归去,樱花梭巡而开迟。”小林一茶的四首俳句:“故乡呀,挨着碰着,都是带刺的花。”、“元旦寂寥,不止我是只无巢鸟。”、“回家去吧,江户乘凉也难啊。”、“雁别叫了,从今天起,我也是漂泊者” 。还有山头火的俳句“怀着平静的心情长眠于新生的绿草丛中”、“晨空如此清澈,轻云流动在蓝天”、“ 夕阳之光如此美丽,我正慎行,不虚度光阴”。
这些散句,自有一番闲适之美,而少功利之心。有学者指出,日本从1970年开始,每年举办全国学生俳句大会,每次能征集30多万首传统俳句作品,而至今日本各大报纸都有俳句专栏,每天都有新作发表,因此在群众基础比较好的基础上,街头随处可见俳句,这也使得日本俳句能够推陈出新,不断发展。传统文化的传承涉及继承和发展的关系,尤其要与时代精神相结合,才能获得其强大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