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大蒜涨价蒜农没得好处?


偶而看到新华社山东频道6月3日一则报道:“山东金乡大蒜减产价升 蒜农观望”。大蒜涨价带来的影响是:“由于前期蒜价高企,今年鲜大蒜收购价从上市初期的每斤2元,攀升到现在的每斤2.5元左右。相比去年,今年的鲜大蒜价格比去年的每斤0.2元高出10倍之多,蒜农一亩地收入可近万元。”此前,当我和同事、朋友聊起国家某部委打击炒大蒜、炒绿豆一事,他们都说农产品涨价的好处都被奸商拿去了,农民是得不到好处的。现在看来事实并非如此,农民不是傻瓜,现在也不是过去信息封闭时代,任何商品价格的跌涨或快或慢都会向上下游传递,而且现在传递比过去快得多。

价格过高有可能引起次年大蒜过度增产,导致"蒜贱伤农"再次发生。不过,决不能由此否认大蒜涨价归根结底对蒜农仍是一件好事。有人撰文“大蒜价涨百倍对蒜农是一种潜在伤害”,这种说法就好比说家庭太有钱对孩子成长不见得是好事一样用心良苦。可是对蒜农来说,究竟现在每亩万元收入跟前年每斤蒜一两毛钱的时候相比哪个更幸福,最好让农民自己说,写手们不要擅自“代表”他们。如果政府认为大蒜是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商品”不想让它大起大落,那就在大蒜集中产区实行类似于粮食的保护价措施。

从比价关系看,每斤10元的大蒜价格或许有些高了。但是不是高得像有些人理解的那样或者用“涨价倍数”表达的那样离谱?我看不能匆忙下这样的结论。有一个帖子光看题目就很有意思“拿猪肉跟大蒜比是对大蒜的侮辱”。商品之间的比价关系是随着经济环境变化而随时变化的。改革开放以前猪肉和鸡蛋基本上是同价,可是现在鸡蛋价钱只是猪肉价钱的三分之一。前两年在美国一家饭馆吃饭,地导把一盘清炒西兰花摆在最中间,郑重地说其他肉食可以剩下惟这盘菜一定要吃完,"它最贵!"根据检索到的信息,大蒜贵过猪肉并非中国独有,在发达国家也不奇怪。总的发展趋势将是:占用土地较多,耗费人工较多的商品价格将会变贵,而可以采用机械化或自动化装备实行工厂式大规模生产的商品将会变得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