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总是要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昨天的广州好不热闹,新浪微博更加热闹!于是某些人的日历里头又多了一个特殊的纪念符号:725

 

其实事情非常简单,并不算的什么国家大事,原来不久前有个姓纪的在广州的政协会议上搞了个很特别的提案:就是要想方设法封杀粤语,并美其名曰提高广东之全民素质,为推广普通话扫清障碍,先不说其动机和初衷是否良善或邪恶,但客观上确实让他火了一把,政协一直以来都是拍手的衙门,年年提案也不乏,但是让大家记得的不多,这次破天荒丢出来一个强光版手雷,一下子晕倒一大片。显然无论如何事实上已经收到了出名和抢夺眼球的政治目的效果!于是纪先生被加封“碎粤神偷”的名号。也因此引发了一场广东地区许多民众自发而起的粤语保卫战,一时各个阶层的有识之士纷纷表达对远古传统文化的爱惜之情,从另一个侧面让大家知道“南蛮之地”其实正是中原正宗的有效延续和继承,也让全国人民知道什么才是文化和文化的多样性。

 

本来,政府在恰当的时候出来纠纠偏,或者让大家能够平等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本就让事情慢慢的冷静下来,但是不知道是过去习惯了官本位还是确实存在官僚诟病,迟迟不见相关领导和有关部门开腔,而那些沽了名钓了誉的民营企业家政协委员老爷们突然变得异常冷静,这些个民意代表们在真正需要他们的时候基本都出国去了,于是众多不明就里的人们实在是没有任何渠道去表达他们胸中的郁闷和纠结,因为百姓又怎么能说得过占据了政治高度的政协委员呢?都完全不在一个平面上,民之口又一次被绑架在官之口的淫威之下。于是,历史一次一次的重演,百姓只好利用手头上可以控制的一些资源和纸条,编写一下“童谣”,艰难的发泄一下。

 

时间是个双刃剑,可以抚平许多创伤,也可以在伤口上不断撒盐。本来简单的事情拖着拖着就被网络这个家伙给逐渐放大,人们实在是找不到渠道,嗓子卡了鱼刺,不吐不快,于是一石激起千层浪,终于在725爆发。而之所以爆发无非就是政府采取舜治水之法罢了。这个信息时代,堵是堵不住的!这件事情真的要让我们的官老爷们想想,政府该当如何面对日益透明的信息对称效应了,中美洲的一只蝴蝶扇一扇翅膀,东南亚还有可能海啸呢,何况生于斯长于斯天天都要顶硬上的广州人!

 

呜呼,难道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真的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统治哲学吗?政协政协,政治协商,就不能真的协商一回?

 

我无意添油加醋也真不知现场真相,但是我们自己不去直面面对和公正传播,任何事情都会在不对称的前提下越描越黑,最终是黎叔很生气,后果很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