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产专家:杜拉拉是小白领的梦


职女当家 71.6%的人肯定身边有杜拉拉(图)

  中产专家卞秉彬:年轻人一定不要做“被幸福”的人,杜拉拉以很强的案例性,给每个普通人带来了希望

   

 

  职场女性金融危机忙“充电”,新时代女性参与管理意识增强。据华章MBA培训学校统计,2001级男女生的比例为6∶1,很少有女性读MBA,而2009年男女生的比例为5∶2,未来相当一段时间女性管理人员将逐步增加。夏云鹏摄

  一个姿色中上的普通职业女性,为了生活独立打拼,不靠“关系”只靠自己的努力,成功打破了商界给女性设置的“玻璃天花板”……《杜拉拉升职记》从2008年问世起一直热到现在,近来电影版和话剧版的《杜拉拉升职记》相继出炉,电视剧版《杜拉拉升职记》也在近期完成拍摄,将在今年登陆电视荧屏。

  

  38.8%的人在杜拉拉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人们热衷《杜拉拉升职记》的原因是什么?调查中,67.3%的人是为了学习职场生存术,50.2%的人被她独立奋斗的精神打动,38.8%的人在杜拉拉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如果单纯为了学习职场生存术,看一些经营管理的书就可以了。”《杜拉拉升职记》的责任编辑、北京博集天卷图书发行有限公司的蔡明菲认为,很多人喜欢杜拉拉,除了小说的形式比较轻松,把一些职场规则故事化了,更多的人是被杜拉拉独立奋斗的精神打动,感觉就像自己的成长经历一样。

  “这部小说适合不同阅历的人阅读。职场菜鸟可以学习一些知识性的东西。有几年工作经验的人,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职场中各方面的关系和处理这些关系的技巧。再老道一些的人,可以学学如何保留手下重要员工。”蔡明菲说,目前第一部的销量超过150万册,第二部也卖了100多万册了,男女读者的比例大概4∶6。一些管理者甚至老总也爱看。像柳传志,在接受采访时就说过特别喜欢这本书,可以让他了解下面的人是怎么想的,在如何激励下属方面给了他一些参考。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佟新很喜欢杜拉拉这个职场形象,“小说展现了市场化条件下的职场以及竞争规则。”她认为,应当有更多的男人来读这本书,那样才会更多更好地理解今天的职业女性。她们和男性一样,充满着职业梦想,懂得竞争的技巧,拥有百折不挠的精神,并且聪慧、自立、有担当。

  中产问题专家、独立民生观察家卞秉彬认为,不同于那些完美的职场“英雄”,一个在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杜拉拉更容易引起人们的共鸣。“杜拉拉有自己的独立见解,强调个体精神,同时她又有迷茫,这促使她不断去努力奋斗、突破自我。杜拉拉也很可能受到其他国家年轻人的欢迎,因为国际化影响下的年轻人的精神诉求有很多共通之处。”

 

  职场女性大多苦恼家庭工作难以兼顾

  杜拉拉不靠关系、靠自身努力获得了成功,让北京市某保险公司职员陈晓燕感同身受,“干保险,就是靠业绩说话,谁做得好谁往上升。”虽然不会遭遇职场性别歧视,陈晓燕还是对家庭和工作的矛盾有点担心,“我们公司很多女领导30多岁了还没结婚,一是没时间交男朋友,二是眼光高,年薪百万了肯定要找和自己差不多的。还有很多女同事结了婚也不敢要孩子,生孩子期间就发一底薪,回来再从底层人员做起。现在社会压力这么大,真是两难的选择。”

  卞秉彬指出,虽然社会对女性的重视程度在不断提高,但是职场对女性并未完全实现平等的重视、尊重和选用的优先权。“很多公司的普遍预期就是,女性一定在家庭上比事业上花费的时间更多,所以培训、出国等投入不愿意过多花在女员工身上。要获得和男性相同的成功,女性往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必须放大自己的能量和影响力。”

  年轻人一定不要做“被幸福”的人

  “面对性骚扰,她果断地做出选择,毫不拖泥带水;面对责任,她义无反顾地承担下来;面对勾心斗角的伎俩,她了然于胸,有着对人性的基本判断和智慧。”佟新说,年轻人可以向杜拉拉学习的,首先是真诚,再就是担当,还有反思,永远不盲目地行动。

  从杜拉拉身上能学到什么?调查显示,67.4%的人学到了“奋斗能为自己赢得经济和人格独立”;66.1%的人表示应该学习积极主动解决问题的态度和技巧;53.9%的人认为杜拉拉靠努力获得成功而不靠“关系”值得学习。

  接下来还包括:“必须有大局观和长远眼光,才能把握大趋势”(48.6%);“多参加集体活动,多与同事沟通”(47.1%);“和上司保持一致”(29.0%)等。

  在卞秉彬看来,杜拉拉以很强的案例性,给每个普通人带来了希望。年轻人一定不要做“被幸福”的人,不要被动地等待他人的看重,而要主动去找、去得到、去影响。在通往成功的路上,杜拉拉采取了很多自己的策略和技巧,有很多原创性经验,并非以往的励志书和成功学所传授的。“不要把自己局限在所谓的规则之中,职场故事每天都在发生,每个人都可以创造出独特的奋斗经历。”

  “并不是每个人都要成为杜拉拉。”卞秉彬强调,在目前多元化的社会里,年轻人尤其是女性在精神领域要有更高的自我认知,关键是你想要的生活是什么,杜拉拉不一定适合所有的人,只有你自己才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