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7.26),一位友人的孩子要去美国留学了,她是人民大学国际金融系毕业,工作已有3年多了,准备出国再去深造。本来要去机场送她,但由于工作繁忙,很遗憾没能抽身前去送程。
在这样的年代,年轻人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完善自己的梦想,有很多都到国外去,出国的意愿比前几年更强烈了。留学虽然变得普遍,但到底有多少人能在外吸取知识,通过实践来完成自己的梦想?所以出国一定要有自己的目标,不能盲目。我觉得留学可以到新的环境直接接触多元文化,了解不同民族,是增加人生阅历的一个途径。大多数人都前往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这几个国家,我想,去美国的附加值和含金量更高些,语言环境、发达国家的氛围都是最理想的。
友人对她出国留学的心情很矛盾,一方面希望孩子能成才,一方面又要面对离别的思念。我相信每对父母都是一样的。所以要与孩子多沟通,我也会通过视频、邮件、聊天工具……这些多元化的通讯方式与她相互联系,用“关心”让孩子有学习的动力,用“关心”来让她感受家庭和祖国的惦念。
临上飞机前,她发了条短信:“叔叔,衷心感谢您对我的关怀和帮助!我一定努力学习报效祖国和长辈对我的恩情!祝您身体健康,阖家幸福!”,虽然简短,却很是感动,现在很少有孩子还能在出国时说出“报效祖国、报答恩情”的言语,衷心的祝她学有所成,早日归来。最重要的是,在外一定要注意安全,身体健康!